臘肉臘腸同生米一塊兒下鍋,米水帶著臘肉、臘腸的香氣讓米粒開花浸潤。
待到起鍋,混著臘味的米香使人聞見便食指大動。
狗娃直接端了個湯盆裝飯,然后又找了個湯匙,就這么蹲在中堂后門的門檻上,一大勺一大勺地扒飯,順便等雨停。
當巴隆安撫完鄉民情緒,回到家時,便看到一壯一瘦兩個男人蹲在自家后院吃飯。
若不是知道兩人來歷,還以為是家中來賊了。
也正是因為知道兩人來歷,所以在看清兩人碗中飯食,還有進食姿勢后,他不禁有些生氣,以目光逼問駝背的廚子。
'你這就這樣對待咱家恩人的?'
老鑼一看巴隆眼色,便知道這是自家少爺對自己不滿意了。
但他心里也是一萬個冤枉啊。
他不是不想拿好菜好飯招待,但狗娃好似就跟米飯、臘肉杠上了。
任憑他好說歹說,人就是要加米,絲毫不給表現廚藝的機會。
后來更是連入座用飯都不肯,直接蹲到后院里來了。
左勸勸不動,右勸勸不動的老鑼沒辦法,只能在這兒陪著,可憐這老腰喲。
眼下看到自家少爺,那就跟看到救星似得,也不顧外頭瓢潑大雨,三步并做兩路跑上前來,哀求道:“少爺您回來了正好,趕緊勸勸恩人吧,他們說啥都不肯進屋里用飯!”
巴隆聽到來龍去脈后也是哭笑不得,便拍拍老鑼道:“也是辛苦你了,這兒我陪著就行,趕緊回去休息吧。”
支走老鑼,巴隆這才有功夫好好打量遠處那個被村民稱作惡鬼的男人。
相比于村民的簡單認知,從小就被巴山送到崇明城進行艱苦修行的巴隆,自然是能從村里幾片戰場中看出更多東西的。
強橫的體魄,大到不像話的力量,還有不符合身形的速度。
這樣的評價若是出現在學宮強者身上,那自是稀松平常的。
可是出現在一個鄉民身上,就讓人有些驚奇了。
如果是往常,那么他肯定要懷疑,這貨隱藏實力是不是另有目的。
可經過強盜進村之事,他心中對狗娃只有感激。
若非村中有這般強人,還不知道要出多大的禍事。
到那時,即便他將虎牙洞的匪寇全都殺死,又于事何補呢。
“我是巴山之子巴隆,若不是狗娃兄弟仗義出手,后果真是不敢想象,兄弟這兒先謝過了!”
巴隆也不自矜,走上前直接蹲下,便是沖著狗娃一通感謝。
一心干飯的狗娃聽到動響抬頭,先看看巴隆,再看看自己的碗,將口中飯食咽下道:“不用謝,這忙不白幫。巴老爺說了,這滿墻的臘肉都歸我,你不會是想反悔吧?”
巴隆好像突然明白狗娃不愿意進屋用飯的原因了,連忙表態道:“不反悔,不反悔,只是兄弟這般仗義,我心里有些過意不去。”
“不反悔就好。”
狗娃一聽巴隆這話,心寬一半。
根據他多年同地主老財打交道的經驗,這些有錢人雞賊的很,說的話須得多分出些心思分辨才好。
尤其是巴山那個老色鬼,虧他這般相信對方,先干活才拿肉。
對方倒好,竟然趁自己找賴九的功夫,割走半塊肉,兩根腸!
要不是狗娃大爺機智,讓老鑼多少燒點米,這悶虧就吃定了。
現在的話,就當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