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恐懼從來都是未知,眼下的崇明實在太需要東萊的確切消息了。
林晨的回歸,讓崇明眾將的心神振奮。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歸來的林晨不光帶來了此次攻城叛軍確切的人員結構,甚至還有將領名單。
更重要的是,他查到了龍蛇圣君的來歷。
對于東萊眾將來講,后者比前者更為重要,所以他們匯聚在破軍道場里,想要一窺此人究竟。
林晨也沒有賣關子的意思,當著眾人的面,直接將他從東萊收集到的信息道出。
但聽完消息的眾人,非但沒有心情放緩,反而更加絕望。
尤其是林闕,在聽完信息后,更是久久失神。
良久后,他振作精神,為林晨修書一封,讓他馳快馬進皇都,向五大學宮稟明情況。
另一方面,積極備戰。
很顯然,從林晨在東萊城探到的消息判斷,這位龍蛇圣君既不鼓勵耕作,亦不反哺名聲,只是征召壯丁窮兵黷武,其目的,已是昭然若揭。
區區崇明,根本不是對方野心的邊界。
若是中樞繼續麻木,那么啟州的易主,就在須臾之間。
所以林闕很急,甚至沒有給予林晨休息的時間,便直接將弟子再次派遣出去!
……
因為東萊的叛軍動了,所以崇明城開始堅壁清野,四處征兵。
啟州作為戰亂連年之地,百姓對于這種兵禍的應對已經很成熟了。
各個村鎮的百姓皆是收拾好金銀細軟往崇明方向走。
雖然啟州百姓總是抱怨朝廷,但在真正大禍來臨時,還是會下意識的往朝廷靠近。
若是以崇明城為中心,從高空俯瞰,就能看見,四面八方的驛道上,有無數支行動緩慢的難民隊伍。
黃溪村的隊列,自然也在其中。
因為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黃溪村民比絕大部分隊伍都更早遷入崇明。
又因為巴隆的關系,很早便在崇明南墻根上得了塊臨時的安置地。
地方雖然不大,但安置黃溪村這百多戶人家卻是綽綽有余。
這待遇,著實刺激了同黃溪村一道入城的幾個村鎮,他們看到黃溪的待遇,皆是眼紅不已,為了討要駐地,甚至鬧到了城中衛所。
最后還是被城防軍的將領給罵退回來。
“吵什么叫什么?眼紅黃溪村的駐地?那就只能怪你們自己沒本事。那片地方可不是城里撥的,而是人家黃溪村巴山巴老爺自己置辦的田產,你們眼紅得著么?”
自此,黃溪村的巴老爺徹底出了名,黃溪村的眾人也皆以巴山馬首是瞻。
另一方面,巴隆一進城就帶著狗娃來到破軍道場,求見師尊。
卻正趕上林晨回歸,崇明眾將在道場議事。
以至于等到深夜,兩人都沒有見到托天手林闕。
“額...”
狗娃摸著咕咕叫的肚皮,朝巴隆弱弱道:“要不,我們先走?”
巴隆先是雙拳緊握,然后又頹然放開:“看來,師尊今天是沒工夫見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