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一眾人大勢已定的目光中,韓升本來也做好了準備。
結果此話一出,他只能說我勒個擦...
不讓彈民謠,彈流行?
我給你彈一首“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好不好...
這家伙,還帶區別對待的?
“…”張建成也只是皺眉,并沒有多說。
很正常,他怎么可能為了一個新人,駁了自家制片人的面子。
行吧。
韓升雖然心有不忿,可惜之前蔣希希千叮嚀萬囑咐,不要隨便糊弄導演:
他收了錢,還是要對蔣希希負責的。
行啊,不讓我彈民謠是吧?
那你們可算是打錯算盤了。
韓升調整了那么兩秒心態,如此想著,臉上卻笑著說:“好的導演,那今天我要帶來的表演,其實是我的全新單曲。”
道理我都懂。
我也不會拿多好的歌出來,應付一下就算了,大家面子過得去。
可你現在搞這個,就是不讓我秒他?
那我偏不!
...
這一刻,不僅是許震,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這里。
對新鮮事物,大家多少都抱有一點好奇心。
何況韓升表演完之后,整場試鏡差不多也就到了尾聲。所以于情于理,這都是今天的最后一場重頭戲了。
于是眾人安靜,就見他輕撥琴弦。
dosido,dosilasolalasido...
韓升腦子里其實已經響起了旋律。
其實相對于一把吉他就能現場效果不錯的民謠,有很多歌曲是需要更多配器才能發揮出完美效果的。這一點,在流行曲目中尤為如此。
精細的制作,可以讓歌曲本身更出彩。
這也不是什么水平問題,而是這么多年大家總結起來的規律。
但簡單上場,也不會多差。
既然被搞了一手,韓升便不再藏拙:周陶王林走一波。
不必王炸,但也不差。
片刻后,韓升輕打節奏,撥弦彈奏,然后終于開口,略顯沙啞的嗓子里流露出恰到好處的情感:
“終于明白你已變成回憶,沒有言語能夠說明當別人問起
譜了一段旋律沒有句點,也無法再繼續...”
隨著兩句唱出口。
許震站了起來,整個人不祥的預感加重了。
“…不是?”
不是說,他主要是唱民謠的嗎?
可這第一句上來,就有特別強的代入感。
更何況這抓耳的旋律節奏,流暢好聽——好的歌曲是不用粉絲買一億的銷售額來證明,只需親耳一聽就知曉。
也難怪了。
這是一首看似平靜,實則波濤洶涌的歌曲。
就像是一段早就結束的遺憾,看似已經隨著時間慢慢淡漠,卻又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泛起太多復雜的情緒:
可能是意識到“終于明白你已變成回憶”的恍惚。
可能是“也無法再繼續”的悵然。
也可能是從這一刻開始,才記起原來的刻骨銘心,確實不是假象的事實。
內心還是有些感覺。
說不好,這感覺就像是,就像是...
“像埋伏在街頭的某種氣息,無意間經過把往日笑與淚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