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希希說著也是嘆氣。
娛樂圈看似光鮮,但也就是頂層的比較光鮮。中層,也還不錯,但是像韓升這種下層的就難說:
運氣好一點,就像最近這樣,接連被些機會砸中;差一點呢,可能就只能努力地去配合著節目組,做一些本來就不咋的東西,到最后說不定還會被一剪沒。
“那也太蛋疼了,這樣的節目我不想接。”
韓升揉著額頭,直咧牙道:“從早跑到晚,錄制一天多,我感覺這累的不行。”
“那也要人家愿意要你去錄呢。”
蔣希希對這種話哭笑不得,就跟看初中生說去清華還是北大好一樣。多少人倒是想去,也沒機會,你這說的跟隨便去個路邊的攤位吃飯一樣。
“我知道,我只是說不愿意去嘛。”
韓升反應也很快,看出了他的意思,直接道:“我考不上清華,但并不代表我就不能討厭清華美院的某些人吧?一個道理。”
“...也是,不過為什么是美院?”
“額,這不重要。”
他伸了個懶腰,忽地抬起頭,問:“對了,如果以你專業的判斷來看,我今天表現怎么樣?”
韓升反正自我感覺良好。
但這也可能是因為他這是錄得人生第一個綜藝,很多時候又是和古玥一起:
和美女一起錄節目,雖然也沒深入了解,心情總會是愉快的,一切似乎也都愉快了起來。
“還不錯,挺好的。”
今天錄制的時候,蔣希希其實也是全程跟組。
但她少見的沒有干擾。
因為無論是上午韓升邊介紹,邊拍照,順便引申出來慢綜藝這個概念;
還是下午他正常準備后,晚上帶來一首相當水平不錯的歌曲,都是超出蔣希希意料的好。
所以,不需要她畫蛇添足。
做藝人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個性。
無論是長相上的,聲音上的,還是性格上的。
有個性始終是在娛樂圈占有一席之地的法寶,不像現在某些量產出來的偶像,按照模板批量制造,如果沒啥后續特點,淘汰的也就分外之快了。
這也算為什么他們都要立人設的原因之一:
人設,某種意義上就代表著鮮明的特點。
“那我就放心了。”
韓升點點頭,看來今天自己的錄制還成。
雖然戲份不多,但是也把握了一個度,導演組那邊也沒有對自己說有啥做的不好的。
“對了,說起來還有個事情!”
想到這,他忽然坐起身來。
今天看似重點在晚上,但其實上午慢綜藝這個事情,反倒有著更深遠的影響。所以韓升頓了頓,道:“我們應該還是要聯系一下陶哥,聊聊慢綜藝這個設定的事情吧?這挺重要的”
...
沒錯,《去大理》這首歌,可能就影響一期;慢綜藝的事情,或許能貫穿一整季《音悅之旅》。
上午其實沒細聊。
但真的如果像韓升想的,這里還沒有慢綜藝這個事情的話,那可能這件事情意義就大了。
韓升其實回來之后,也大概搜了一下:
確實,這兩年綜藝市場也是非常火爆的,各種各樣的類型都有。而且也確實如陶滿所說,多數都是高強度競技模式,反正怎么折騰藝人怎么來的那種。
再仔細搜一搜,
才看到六七年前有幾個勉強算是慢綜藝的。
做的都不太好,其中最有熱度的好像是一檔真人秀節目。某度百科上說,這是個基于真實生活的大型生活實驗真人秀節目,也是首次24小時直播的綜藝節目:
十幾位背景迥異的陌生人,從零開始在荒蕪的平頂之上共同生活一年。在極其有限的條件下,努力生存,末尾淘汰,最后實現理想生活。
好嘛,其實還是伴隨著競爭,貧乏,以及鏡頭下的緊張。
最后還是因為素人在鏡頭下搞在一起了…
才迎來熱度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