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料,沒有。
周斌就好像沒遇見誰一樣,直接跑回了酒店,韓升半點臉都沒有露。
“...”韓升和蔣希希相視一眼,不禁嘆氣:
這也不算意外。
畢竟第一期的時候,拍攝重點不在他身上,而鏡頭分配基本上是拍攝之前就設置好了的。
后續即使打算捧韓升,也不可能花這么大的工作量重新剪輯,何況時間也來不及——所以這種劇本之外的鏡頭除非很精彩,否則就很難剪進去。
畢竟時常有限。
而兩人的對話,也確實沒啥爆點。
這都算是預料之中了,稍稍有些嘆氣,然后兩人也平息情緒不多糾結,開始看起接下來的畫面...
...
節目繼續,上來就是四人認識,簡單尬聊,然后就上了大巴車開始各種熱鬧的猜謎環節。
節奏還是很快的。
對于如今的綜藝市場來講,快綜雖然已經疲態盡顯,市場潛力已經被挖掘一空。
包括內部都已經怨聲載道了,畢竟收視率播放量都在年年下滑,而各種冠名費什么的不說走高,起碼也不會降低...
但是呢,行業內依舊是沒有找到合適甚至更好的替代品。
只能是加以改進,添點小特色之類的。
因為新鮮的嘗試多數都不太成功。
這對于觀眾也是一樣。
大家都看見了節目組的努力,甚至也做出了點好玩的。但對于相當一部分觀眾來說,如果不是真的好于快綜藝這個模式,他們都不太愿意去接受,因為打破原來的習慣是很難的。
韓升能理解,也進一步想到:
畢竟這個時空里,甚至都沒有誕生快綜、慢綜的概念,也就是他們意識不太到他們看得只有快綜這件事情。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
人無法想象出自己沒見過的東西。
所以回到綜藝本身,就是《音悅之旅》也依舊包含了大量快綜元素:
競猜,分組,還有比拼。
并且分開之后,不出意外地先播了周斌和李熙珉這段。
韓升當時沒看見,現在在節目上一看,好家伙,這兩人半天的運動量估計是他和古玥加起來的三倍了。
而等到終于神秘嘉賓出現,即將揭曉的時候,畫面“啪”地一切。
是照相的聲音。
然后又是溫潤的男聲出現,人沒出現,畫面里一片廣袤蔚藍的洱海...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大理四景之一,我們算是見到其中一個了。”
電腦前,眾人看向韓升。
而韓升聽著自己像模像樣的解說,不禁一笑。
其實他在節目里聽到自己的聲音,很不習慣,感覺和他自己平時聽到的完全不是一個人。
不過還不錯,很穩,很有自信。
絲毫聽不出,這些東西都是他前天晚上臨時背下來的。
“聽說我們住的喜洲,是以民俗風情及白族民居建筑為特色的。
到時候可以喝喝白族的三道茶,很有名的。
還能看看最能代表白族民居的嚴家大院。”
屏幕中,聲音繼續,不急不緩。
韓升看著畫面里,自己和古玥站在洱海邊,風吹過來,湖面水光粼粼,岸邊枯黃的干草,搖晃飄飛...
恬淡又自然,和剛才的比拼比起來,整個感覺奇妙又陌生。
卻又來得更讓人身心愉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