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都還好。
聽《去大理》,他有一點觸動,又很快想到家里孩子的擇校費,便回歸現實。
《成都》就更不用說了,成都都快是姚勇的第二故鄉了,所以體會比歌里深刻多了。
結果到現在,不到兩個小時平靜的拍攝之后,他聽到了這首歌——整個人突然感覺自己好像又回來了,回到了那個大四時候和班上兩個同學就敢扛著機器去XC的時候...
這種感覺,在韓升迎著風再次開口的時候,達到了高潮: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于是從業這么多年,攝影師姚勇扛著那臺不知道跟了他多久的機器,整個肩頭卻抖動得讓他回想起他的第一次正式拍攝。鏡頭搖晃,把人的側面拍成了一副上下起伏的畫面。
這可能是因為,他聽著這個唱著歌的男生,
想到了當年的自己吧。
縱使姚勇覺得自己臉上可能依舊沒有什么表情,但他知道他作為一個攝影師居然身子顫抖了。
這或許要比某些痛哭流涕,要來得波動更大。
畢竟這一刻,他很難能在“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這樣的過往中冷靜,能在“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的瞬間還保持淡然,更不能在“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后…
認同“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呼...”
思緒走到這里,姚勇緩緩吐了一口氣,肩膀重新回到穩穩地狀態。
他作為一個曾經的追夢青年,至少這會又被勾起了回憶,怎么可能就能忘記少年的夢,回到平凡的現在呢?
或者說,很難有人愿意接受平凡的答案吧。
但這旁邊的年輕人就像知道他心中所想,短暫的間奏后,再次開口:
“當你仍然,還在幻想
你的明天,ViaVia
她會好嗎,還是更爛
對我而言是另一天...”
于是姚勇感覺自己的時間,卡頓了那么一秒,尤其是“還在幻想”這幾個字...
整個情緒就又有點飄忽了。
...
其實如果歌曲到了這里,只是簡單地繼續重復副歌,好像就是歌手告訴人們不管多輝煌的過去,最后大家多數都會平凡。
那這首歌,多少帶著點說教的意味,讓有不少人可能會覺得:
是,你是歸于平凡了。
但是那是你,已經成功了的你。
頂多打動那些高光之后,已經接受,或者下意識接受平凡的人。
但多少人生活中沒有那么多的高光的過往,未曾涉足山川與人海。怎么可能就此愿意平凡,或者至少認同平凡這個答案。
好在,這首歌也確實不止于此。
于是接下來所有人聽到的,不再是對光輝歲月的回看,而更是灰暗的低谷: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遠地離開
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
想掙扎無法自拔
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絕望著也渴望著
也哭也笑平凡著...”
兩段歌詞之間,突然就出現了巨大的分叉。
這一段的遣詞用句,和前面的程度完全達到了一個層次上。
雖然一個像是千帆過盡,老輩人說教的現在。
一個卻像是在午夜夢回的時候,仍能魘住人的人生陰過往。
像是人的一體兩面,并且如果是要問人的一生中有什么特別高光的,那多半沒有昏暗的低谷來得多,來得記憶深刻。
人能輕松且肆意地回憶成功,并且每次都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回憶;但是很難就這樣回想起挫折,那些人生低谷的記憶總是讓人不愿再回望。
“...”
畫面里,韓升依舊在唱,姚勇也依舊在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