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什么吸引了他,就是說不清。
于是直到這會周曼才發現,無論是每一次自己從火車站出來,坐上地鐵又下了地鐵,拎著行李走在空蕩蕩的路上;還是深夜十二點,在人群和喧囂中掙扎出,邁步在回家的小巷;亦或是就這么簡單地走著,都會有時候,若有所感...
這種感覺無法形容,只是在心里翻滾。
直到今天臺上的人,韓升唱了一句,這叫...
“聽到了它燭骨般的心跳”。
是心跳啊…
一瞬間,整個情緒直接拉滿,因為他本以為韓升即使要寫,也會寫什么:
北漂真辛苦,打工難租房難,留下來更難。或者就是啥我漂泊在京城,但我心中思念家鄉。亦或者是其他常見的題材類型...
多多少少,周曼都以為韓升會帶著點自己的視角,居高臨下的那種。
畢竟天龍人這個詞也不是白叫的。
但人家沒有,上來這整段歌詞就講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聽見了這座城市,埋藏于浮夸之下心跳,還是燭骨般的心跳。
“呼…”現場傳來兩道抽氣聲。
大家都是做歌手的,但這一句就已經把他拉近了。
唱到心中所想,但未能徹底搞明白的東西。
“我在這里歡笑,我在這里哭泣
我在這里活著也在這兒死去
我在這里祈禱,我在這里迷惘
我在這里尋找在這里失去...”
臺上,依舊是簡單地一種聲音伴奏下,韓升唱著:“北京...北京...”
而如果說剛才那一段,
還需要一點類似的經歷的話...
那這一段只要是在京城漂泊的人,又怎么可能毫無類似呢。歡笑哭泣,活著死去,祈禱迷惘,尋找失去...
幾乎是沉重的用詞。
但其實在這座龐大的城市里,一切的悲歡喜樂都容易被放大,然后呼嘯而過。
于是有一陣子一文不名,走在街上周圍那么多的人,卻沒有一個人能和他坐下來聊天說句話;有一陣子混得不錯,忽然從四面八方涌來了各色好友;然而繁華淡去,又只能徘徊在街頭的時候...
所有的所有,
他們這些資深北漂,都有經歷了。
那是好多說不完的故事。
所以好像有人會覺得,這會不會有點無病呻吟。但對于每一個親歷者來說,這些都是被碾過,然后留下深深淺淺的痕跡。
于是周曼抿了抿嘴。
他其實知道,記得這些日子,也早已習慣。
可就是這會坐在這里,沒有被前面的給驚到,但仍然是好像有點迷失在那兩聲悠長的回蕩:
北京...北京...
...
按理來說,一段副歌之后,很多歌曲會選擇來一段間奏。
給人舒緩一下。
好讓他們細細品味這其中的味覺。
可是對于今天的這首歌來說,沒有。
故事還在繼續著,鼓點的加入與背景中縹緲的人聲,讓一切似乎沖擊來得更上一層:“咖啡館與廣場有三個街區
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
人們在掙扎中相互告慰和擁抱
尋找著,追逐著,奄奄一息的碎夢...”
恍恍惚惚,聽得人發夢。
夢里分毫畢現。
因為如果剛才講的是過往的經歷,那這一段講的就是如今的現狀——就是這么一段,直接讓周曼旁邊的女生低下了頭。
然后揉了揉了眼睛,才繼續看著臺上。
眼睛里早就沒有了酸意,或者是質疑,只有滿眼的迷離。
人們或許能對過去的事情,淡忘,釋懷,然后握手言和;但每件事情發生的當下,沒人能夠淡然的面對這一切。
女生是這樣,周曼亦然。
他們都要面臨自己的現狀,也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