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很多影視行業的人也住在這里。
比如吳丹,他今天并沒有選擇在公司看完最后一集。而是出門去辦了些事情,所以耽擱了,干脆在家里線上同步觀看:
今天辦的事情挺重要的,也不太順的。
倒是《音悅之旅》這邊反正大局已定,這時候只要做好收尾,也就沒有他多少事情了。
“吳導,電腦我幫您放這了。”
客廳里,助理幫著把電腦放在桌上,上面是已經準備好的界面。
“行。”
吳丹則先把衣服掛好,才道:“不用這么著急,我們還是一樣,滯后五分鐘才觀看。”
這只是個習慣性問題,實際上,剛上線不到一分鐘,《音悅之旅》的彈幕和評論就已經爆了。
每周五晚八點整,節目一開始,就已經有很多人準時在線觀看。
然后各種發彈幕,各種評論。
以至于等很多本來都不調彈幕透明度的人,都不得不調整一下,因為彈幕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最開始的時候還有人發“趁著空屏表白古玥”之類的,后續就基本上沒有這種了。
讓人看得直感慨。
《音悅之旅》這個綜藝一開始的性質,其實就是吳丹自己想做的節目。從何資就足以說明不太被看重,以為能回本就不錯了,根本不會想到到現在這節目真的算紅了。
以至于連企鵝視頻憑借這個綜藝,都獲得了大量的會員收入。
就更別說其他品牌的獲益。
以及藝人。
說起來吳丹一開始捧韓升的時候,其實心里也是有點犯嘀咕的。畢竟這么一個新人,沒啥背景,臨時加塞,空有不錯的作品,也不一定能火啊...
結果后來,《去大理》《成都》《平凡之路》和《殺死那個石家莊人》...
雖然說依然沒有火到爆炸,但人家也是冉冉升起的一枚當紅新人了。
節目,商演,代言…
紛紛而至。
但這一切的基底,也將在今晚迎來大結局。
3月4日,《音悅之旅》節目最后一期,五分鐘之后,兩人坐在電腦前開始觀看節目,順便也打開了在線會議,和公司同步溝通。
“對了,定制熱搜買了么?”
看了一會,吳丹忽問道。
節目播出的時候,會買一些常見的熱搜,比如節目上線,新歌發布之類的,但也會根據節目內容來買:
這一期呢,就有“北漂”這個熱搜。
助理點頭回答:
“已經買了,半小時后就會上線。”
吳丹點頭,笑道:“嗯,估計正常看的話,那時候韓升的歌正好出來。”
話說節目開始的時候,就有一堆彈幕刷“空降XXX看韓升新歌”之類的,已經成了個習慣。
但對于多數觀眾來說,還是更喜歡看前因后果,最后連貫地引出韓升的新歌,所以半小時后買,正是這首歌被搜的次數最多的時候。
而這時候宣傳新歌,最合適。
又過了幾分鐘。
“差點忘了,那邊線下反應如何?”吳丹又問。
今天這一期不只是線上,線下他們也搞了一堆活動。包括組織各種粉絲集體觀看,抽獎,以及比如買下京城某廣場上的大屏幕播放節目之類。
這些其實主要都是為了第二季招商助力。
一般情況下,這種有點太花錢了。
但無論怎樣,這些反饋往往來的更直接有效,吳丹也就希望多看看。
“在這邊呢,您看。”
助理于是又拿過來一個平板,上面正是那幾個活動現場直播。
吳丹便道:“嗯,好,到時候也要記得觀察現場觀眾情緒怎么樣。我感覺不光是線上,京城的廣場那邊的反饋,也不會太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