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鏡頭又忽然拉遠,只見他并沒有給人任何時間喘息,立刻又是鼓聲響起,情緒更濃:
“咖啡館與廣場有三個街區
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
人們在掙扎中相互告慰和擁抱
尋找著追逐著奄奄一息的碎夢...”
廣場邊上,孫嬌聽著歌曲,忽然不知道怎么的就心中一悶,然后不知道臉上是有什么樣的情緒。
不是難過,也不是欣喜。
而是別的什么東西。
這大概是因為這個詞里的“咖啡館到廣場的距離”,就像是“霓虹燈到月亮”這句歌詞...
無疑是戳心的。
孫嬌當然知道廣場的指代意義,可她現在就在廣場上,百無聊賴,只能刷刷手機,看看屏幕上播放的節目找點樂子。
這其實也不算差,正常人就這樣。
但這會,她總覺得自己忽然想起了些什么,類似于京城的精彩,是很多北漂們不蹭見過的,真正的大城市的精彩...
可就是北漂所見到的一切,就已經把她們迷得目眩神迷,撞得鮮血淋漓了。
也就更知道現實與夢想的差距。
屏幕上,韓升依舊是在重復著副歌部分,但似乎又讓人多了些什么感受。
已經有人開始拿起手機錄視頻了。
旁邊的小姑娘也忙里偷閑地道:“厲害吧?我沒吹牛哦,這歌從一出來,就一直在同城熱搜第一名,現在整個熱搜榜也第一了。”
這其實不常見的。
《北京北京》其實某種意義上講,是一首地域限制很強的曲子。并且按理來說受眾人群也是有限的,所以這個東西按理來說,本來不是那種一下就能散播開的...
但歌曲一旦到了一定層次,就不止于局限歌曲本身。
而是一種情緒,就是:
“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離去
我希望人們把我埋在這里
在這兒我能感覺到我的存在
在這兒有太多讓我眷戀的東西...”
而這些歌詞,在這一刻到達了最高點。那就是如此眷戀的土地,居然面臨著分離...
如果有一天要離開京城。
孫嬌也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或許這就意味著回到家鄉,找個工作,接著或許就是結婚生子,然后人生就回到一條平穩的線路...
未必不好,甚至本來就是合適的道路了。
但走這條路的人…
就不太會北漂,然后堅持這么久了。
總之就一句話,放棄北漂,就好像終于也放棄堅持了很久的夢想,或者,幻想。
她的心猛抽了一下。
就明白了歌詞里的情緒,然后轟然化作一個個畫面:每一個畫面,都是這些年記憶深刻的瞬間。
也真的有歡笑哭泣,尋找失去。
最后只留下兩句輕輕重重的:
“北京,北京...
北京,北京...”
這最后句出來,就只剩下樂器solo獨奏,一直到結束。廣場上的人們終于有了反應,不過不是大喜大悲,歡呼鼓掌...
反倒默默地開始活動活動肢體。
因為這五分多鐘,很多人都沒變動過位置,眼神,甚至動作。而也正是五分鐘里,這些人,已經恍然間愛上了這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