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山海世紀自己內部的戲,所以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有內部消息傳出來:《江湖》最后選擇的人,是韓升。
并且,與此同時還傳出一個消息:
導演康世生是偏向韓升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
畢竟公司里多數都是這個圈子里的人精,幾乎都知道這次試鏡背后或多或少,有點什么東西,所以本來以為導演會避嫌。
即使最后選了韓升,那也一定是“綜合考慮下,艱難放棄了也很好的徐一舟”。
結果,最后就這么明目張膽地支持韓升了?
報告的時候,甚至用上“就是他了”這幾個字。
更奇怪的是...
上層似乎也對這個態度沒反應,還兩邊都是這樣:這就了不得了。
哪怕只是表面上沒反應,那也不得了。因為第一次碰撞,就讓對方贏了,可不是個好彩頭。
眼下這種結果,只能說明一件事情。
這件事康導沒站隊。
以及,多半是比較符合公平的選擇。
一時間,公司內部議論紛紛。
隨之而來的影響,也是很明顯的:
其實在公司之前只有韓升是重點主捧的時候,大家可能還沒感覺;但是來了個段森帶的徐一舟,居然也輸給了他,一時間就有點摸不清的架勢。
所以上上下下,都知道了韓升這號人物。
并且開始關注。
結果最后消息正式公布,相關文件也出來了:
徐一舟那邊,給了很多的營銷資源,是那種其他項目組看到都眼饞的程度。
而韓升,出了一首歌。
這也正常,韓升畢竟就是以他的歌曲出名:甚至說句實話,他能走到今天,主要靠的就是他的歌,這沒啥意外的。
意外地,是居然能打敗徐一舟那邊給的資源。
就離譜。
段森反正是不信,他覺得即使是導演的偏愛,對方也哪可能就拿下來了。于是,他向上頭要求需要聽歌,但上頭回復也很簡單:
保密階段,暫時不提供。
不過從對方的臉色以及價格來看,確實不妙。
“居然花了200萬?”
室內,段森整個人陰晴不定地掛斷了電話。
旁邊的徐一舟倒是愣了愣,道:“兩百萬?倒也不是特別貴吧,這么大個劇組,兩百萬的費用還是正常的吧。”
“不,這太不正常了。”
段森沉默了片刻,道:“這個價格,肯定是給主題曲用了。可大制作的的主題曲,一般就是提前都制作好了,所以很有可能是廢掉原有的詞曲改用韓升的,這樣成本就翻倍。”
“而歌手的勞務其實一般來說,給的不多的。”
...
事情是這樣的。
電視劇的主題曲,和歌手自己發歌曲不一樣:
它會連帶著劇一起播放,然后自然而然的就給這首歌也帶來更多的曝光,讓看劇的觀眾也會有不少幾率愛屋及烏地愛上歌曲。
尤其是大制作的電視劇,本身就是歌曲很好的宣傳渠道。
當年的《神雕》《笑傲》《天龍》之類…
各種曲子知名度都不太低。
所以主要是增加曝光,于是錢普遍沒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