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浙江衛視的某個辦公室內,蔣敏好正拿著韓升的資料:
“我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用韓升來吸引更多的觀眾來觀看我們節目,也要吸引贊助商來贊助我們一整季。”
“否則但就這一期的成本來講,我們請他肯定是沒那么賺的...”
“當然也不是說絕對不能賺。”
“不可否認,我們之前對韓升的判斷還是出現了一些誤差。他連上演技節目,都能有那么高的關注,并且并沒有在那邊收獲差評影響他的觀眾緣。所以我現在對韓升充滿信心,贊助那邊,你們就給我咬死要贊助,就贊助一整季。”
制片也就點頭,接話道:“對,韓升肯定是要進演唱會的,最后一期還有表演。”
“就沖這第一期和最后一期的表演,我相信他們一定會覺得值回票價的。”
“反正韓升到現在...也有五個多月沒上過正式的音樂類綜藝了吧?而且這次也和《演員》一樣,也是和前輩們進行PK,那肯定比《演員》更有看點。”
這兩人分析完,在座的都紛紛點頭。
倒也不是拍馬屁,畢竟再拍馬屁,到時候節目出了問題,這倆人多半不會背太多鍋,真正背鍋的可能反倒是他們這些下一級的人。
所以確實是如此:
韓升發展到今天,其實一直有個問題。
那就是他和那些知名,且現在依舊是熱門的前輩,進行的PK太少了。《音悅之旅》第一季就不說了,本身就沒有特紅的;第二季呢,也就一期,算不得數。
現在么,韓升是帶著新歌來正兒八經挑戰導師的。
“我甚至覺得,現在事情有點反過來。”
于是臺下的人聊著聊著,都有些好笑,道:“你看,按理來說這些人對導師進行挑戰,應該還是很擔心能不能成功的,心中有些畏懼。”
“但是韓升來挑戰這些導師...”
這人抿抿嘴,道:“我覺得,該緊張的應該是這些導師了。”
“我也覺得是,哈哈。”
“畢竟韓升是高產期,現在作品質量不會差。”
“但也別小看導師,人家也是黃金期的歌手年代出來的。”
眾人議論紛紛,片刻后,導演蔣敏好才確定自己收集完了眾人的意見,點頭道:“肯定沒有那么碾壓,但也肯定能給雙方都有壓力在。”
“韓升如果這次成功,那后續就能晉級一波,當個導師什么的都不會有那么多爭議。”
“導師如果守擂成功,那也算是捍衛了自己的地位,寶刀不老。而且擊敗時下這么熱門的歌手相信也會有一波吹捧的...”
“不過嘛,還真要具體看歌曲了。”
說著,他點擊開了第一期的歌單。
大屏幕上,韓升的出場歌曲,就已經是十分的豪華的陣容:
意料之中的,不只是一首。
而是那些成名歌手才敢自信用上的,歌曲串燒——這對于現在的很多歌手,都是難以達成的,畢竟成名曲也就那么點,除了粉絲沒人合唱。
但更關鍵的是,
后續,韓升的計劃是對兩位導師進行挑戰。
所以節目組甚至為此專門改了規則:
本來吧,第一輪開場曲導師給了通過之后,挑戰者是要選被挑戰導師的歌曲,進行演繹了也就是挑戰者唱導師以前的歌。
但是后來,加上了“以該導師的風格演繹新歌,并獲得該導師認證”的標簽。
當然,這肯定是有點侵害導師權力的,所以作為交換,某人主動提出該導師也可以后續和選手進一步有商量演唱這首新歌的權力。
這個某人,以及這個規則是給誰定的,自不必多說。
畢竟寫出一首“該導師風格”的歌曲,來演繹,并且能讓該導師都能認證為“這就是我的風格”,or“這首歌果然很適合我的”...
也只有韓升有這個說頭了。
而第一首歌,他也不負眾望地選擇了導師中的熱門導師挑戰。
這位導師就是...
林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