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事情是這樣的...”
蔣希希于是就開始把事情大概講解了一遍,然而等她回到屋子里,才知道在自己躲避騷擾去開會的同時...
韓升這邊,也被人找上了門。
沒辦法,他也有推脫不了的關系找上門來,要采訪他,還是關于《明日之子》的事情。
直播采訪的那種。
而且毫無疑問的,這種拐彎抹角找上門來的關系戶,肯定也是花了大的代價,問的問題自然也是比較激進一些。
更何況,還不是關于韓升,而是關于毛不易的時候...
就更犀利了。
...
“有人說毛不意的《消愁》,僅僅只是徒有其表的歌曲,歌詞理解起來還是很蒼白。你作為導師從專業的角度來講,不帶個人感情色彩地評價,你覺得這樣的嗎?”
三個小時后,持續二十分鐘的采訪一路到最后,記者預料之中的開問了個稿件外的問題。
并且,似乎是為了保證答案沒有那些客氣話,連著加了幾個修飾。
專業角度,不帶個人感情色彩。
韓升有些好笑,只是開口道:“我覺得不是。”
“噢?”
記者本來也沒抱希望對方一定回答,所以還準備了其他幾個程度更低的問題。
這下,他來了精神。
這不就和那些專業人士說的不一樣么?有話題了:“能說說為什么嗎?”
“很簡單,其實也不用從多專業的角度,單說這首歌能讓很多人有所感慨,它就不是蒼白的。”
韓升沒有回避,滿臉認真地道:“真正蒼白的歌曲,可能在我的概念里,至少有一點必須滿足,就是那種從耳邊聽過去之后,也就過去了,啥都沒用的那種。”
“所以《消愁》也讓你有所感慨么?”
“當然,而且事實上,我覺得說到你說歌詞蒼白,但實際上在歌詞里的東西如果大家覺得不夠飽滿,也是可以靠自己的經歷來彌補的。”
韓升開口。
面對記者的質疑,他也很明白對方的意思。
說白了,對方似乎是一直在這個采訪的過程中,希望韓升在里面說一些毛不意不太好的東西,或者就是關于《消愁》比較負面的東西。
這個事情,還真是蛋疼。
你要真說《消愁》沒毛病,那也不至于,韓升抬手也是能跟那些專業的樂評人一樣,指出來其中幾個不足的東西。
但這畢竟是個新人寫的,又是韓升自己現在一首發掘出來的。
讓他親自來否定毛不意?
那還是算了吧。
這可是直播,屏幕上一堆人都在觀看,畢竟這是韓升最近關于這件事情的第一個采訪,關注度可想而知。
想必采訪結束,各種東西也會立馬出現在各大自媒體和熱搜上。
所以他還幫著解釋道:“也就是有的歌曲表達的東西很飽滿,所以觀眾可以感受到作者自己的情緒和故事;但有些歌曲是填空題,在作者主題下,大家可以自由填進去,或許反倒更有感覺。”
記者:“...”
好家伙,這要是一般的采訪,他也就真不知道說什么了。
但這回,他卻有些壓不住自己的激動,咳了一聲才道:“但至少其中有一部分是填不上的吧?”
說著,不忘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