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之后,勞動環節終于還是如約到來。
而導演組分配給他們的任務就是,摘玉米,也自然就是人工采摘的那種,然后給他們看了地圖。
這塊玉米地不算大,但也肯定不算小。
但只是在地圖上看么…
灑灑水啦!
于是一行人包括黃巖都熱熱鬧鬧地出來了,大大小小七個人,出來之前還開玩笑說,別一天就把活干完了,接下來沒得拍。
但等真的來到的時候,還是立馬得出結論:
不行
這特么地圖上那么一小塊,眼前的是什么?
這一大片,好幾畝吧?
雖然不及當時韓升讓人在米國拍的那么多,但第一次見到這些的眾人,無一例外打起了退堂鼓。
所以黃巖這會,突然開口:“哎呀,我覺得我要不還是先回去準備晚飯,其實也差不多了...”
其余的人哪肯答應:“不用!先摘玉米,晚飯的事情一會再說!”
這可不能錯過這次好機會。
享福還好,“受苦”可得一起!
一群人嬉笑著,要黃巖體驗下摘菜的感覺,說是上一季凈看他做飯了。
但實際上也是,黃巖平時就要比何江來得更像是這個年紀的人,因為要做飯,所以沒事的時候幾乎不會外出。真要一季都不出去了,估摸著也挺蛋疼的了,不如干脆給他改個名字:
黃巖,做飯的生活。
雖然說向往的生活里一大半也是圍繞著吃飯這件事情來的,甚至包括他們現在去采摘,也是因為為了換取吃飯的物資。
但是,這節目也絕對不能只有吃飯這些事情:
第一季,就是觀眾才看這節目形式還有搭配,覺得新鮮;第二季,節目組就要更細致化地來做這些東西,包括其實請更多嘉賓也是能帶來不同的新鮮感。
畢竟,人一多了,才有故事。
就像是現在一群人一起扒苞米,剛開始看到那么大一塊還叫苦不迭,后續那歡樂多樂去了。
先是最開始幾分鐘,大家也就是先嬉笑了一陣,就各自分配了區域,開始收玉米,各種隔著玉米桿子聊天,全程“盲聊”。
被韓升戲稱,像是在開電話會議。
然后十幾分鐘過去后,就有點躁動了,確實累,是個體力活。
就開始各種找樂子。
到后來,找樂子的興致也被汗水阻斷了:
因為九月份這里的玉米葉子還沒有完全黃掉,多數還是青色的,所以為了防止藝人被玉米葉邊緣劃傷,大家都是穿的長袖出來。
扒了一會,基本上都熱了。
“行,大家先出來吧,聊一會。”
黃巖帶頭發言,剛好這時候也都差不多扒了好幾筐了,需要背回去。所以大家出來后,他的問題也就來了:
“這些玉米,誰來背回去?”
挺沉的。
一群人過來的時候,背著的是空的背簍,所以可能真的還好。但是等現在裝滿了一背簍的玉米之后,背起來那感覺...
基本上就像是在背實心的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