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一件都沒有。
主要的三件樂器:吉他、鋼琴、架子鼓,全都不是中國的,全都是外國的。
你要說吉他,大家都來各種炫酷,而這里卻用來表達肅穆;到鋼琴這,一般都是彈奏著優雅的節奏什么的,這里用來表達冷靜。
就連用來做節奏的架子鼓,都不是典型的中國風節奏。
可是這一切的不和諧,完全的離經叛道,到最后卻組成了最中國風的調性,最中國風的質感,然后沒有用任何一樣中國的樂器。
這叫啥?
這叫直接玩透了啊!
emmm,確實,開玩笑,原時空某奶茶這張專輯叫《跨時代》,就真的是有跨時代的野心——很難有歌手長紅過十年,并且都保持高潮。
但是某奶茶,那不是十年,是十好幾年,甚至要是他發專輯請快點都能到二十多...
“而且,而且還不止!”
陸紹順越說越激動,甚至感慨:“這里的和弦也是很不走尋常路,比如在“斑駁的城門”這一句的“的”字,居然用了Bm7這個本來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樂句中的和弦,而之后過渡到一個E7和弦,這是一個對于“中國風”風格音樂作曲來說簡直是大忌,可是,可是...”
可是,它打破了所有定義。
不講道理。
一首“完全不中國風”的歌曲,卻沒有人敢說它“不是中國風”。
...
“緣分落地生根是,我們
緣分落地生根是,我們
伽藍寺聽雨聲盼,永恒...”
《煙花易冷》這首歌在12點發行,專業評審的樂評,似乎比正常來的更多,更快,更激動,卻更是完全沒有什么實質性內容。
似乎所有的東西,都在完全的夸獎:
但又為何不夸呢?
一首歌曲如果能保持好聽這個元素的話,那絕對就是能在市場上火一陣,管它俗不俗。
但如果歌詞非常好,能給人帶來更多的畫面感,那能得到業內贊賞。
可如果是這首歌,不僅滿足了上面的兩點,更是徹底地把一件事情的基礎,給挑戰了。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大家都做桃子,韓升也做了個看起來是桃子的,可在顯微鏡下一看這個細胞是橘子的。
再一看,里面的顏色是五彩斑斕的色彩組成的粉色。
又一看,聞起來是桃子味,實際上是另外的化學成分...
總之,特離譜!
但盡管這一切,又無法說這個東西,不是一個桃子,因為它真的就是,甚至比其他桃子更桃子。
“牛炸了,這歌簡直就,無法用正常的音樂結構來說了。”
“韓升,我覺得就憑這首歌,就證明他把音樂已經徹底給玩明白了,雖然我覺得《山丘》的時候我就覺得已經是可以了。”
“我明白韓升為什么遲遲不發專輯了,因為一發,就是王炸。”
所以還用多說什么?
韓升的這首歌,樂評人已經不知道如何解釋了,因為無法解析。
這首歌,注定會在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久遠之后繼續傳唱。而這些人,就只能和普通的樂迷一樣,做同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韓升工作室”圍脖下面齊刷刷留言:
“韓升新專輯什么時候發...”
“韓升新專輯什么時候發...”
“韓升新專輯什么時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