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然會引起爭議。
因為多數人聽到這歌的初聽反應,不說跟范寧一樣,起碼是跟范寧同事差不多,覺得上口且好聽,自然對這種觀點,尤其是措辭激烈的那種,不太能接受。
而就是因為這個,這部分樂評人來勁了:
之前也批評過他,沒見這么來勁啊?
這不廢話,韓升現在地位飛升的,從《戰狼2》之后又上了個臺階,那段時間的《山丘》和《不要怕》基本上又都是樂評人喜歡的。
但實際上無論是粉絲量還是國民度。
都有可以說是質變。
所以猛地這些樂評人看到這么激烈的反應,就不服了:
我又沒收錢,干嘛不能說?
于是漸漸地矛盾爆發。
一開始大家還都在一定范圍內,承認這首歌不如預期,但也肯定不是隨便就拿出來的,因為眼下剛發出來就有大爆的架勢,所以他們是能理解韓升為什么拿這歌檔主打的。
但是如今的網絡環境,也是很...
于是最后么,吵起來了,并且情緒激動:
一個說這個階段的韓升寫出《告白氣球》這種作品,比當初寫《成都》還要來得無聊,是對市場的妥協,是自己不思進取,是走向下坡路的征兆...
一個說,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算老幾?
...
韓升第三波主打歌,遭遇口碑問題的事情,自然在最短時間內就傳回了山海世紀。
畢竟,他們之前招人,明面上說的是“方便各位藝人出單曲出專輯的時候,更方便”,實際上大家都懂,出專輯的不就韓升本人么?
所以很多人也是第一次上陣,自然重視。但本以為是個輕松愉快,大家都夸的狀態就行。
事實上,第一波第二波也都是差不多。
夸獎的太多了。
結果到第三波的時候來了個大逆轉,要不是他們心里有數又知道事情大概,幾乎就懷疑是對家有計劃地買了黑通稿來抹黑韓升了。
而實際上...
至少最開始么,并不是這樣的。
辦公室里,一群人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忙碌狀態:“升哥他現在還在休息室么?”
“在的,沒出去呢。”
“要不要跟升哥建議一下,我們帶波節奏,就說這首歌的爭議,不代表整體專輯的質量?”
“我覺得這建議不咋的,而且沒有幾分鐘平臺那邊就要上線了。”
“能不能跟平臺說,延遲一下...”
“最好不要,那就基本上坐實了那些所謂的猜測,但其實升哥的作品...反正我是聽說了上面的人都夸翻了,我不覺得整體會差。不信的話,你看他們好像確實不急...”
說著,這倆員工的目光飄向休息室的方向。
確實那邊一直沒有多的消息。
現在說的幾句話就是“有爭議是正常的,不要太激動”“到時候專輯上線就好了”,以及事情實在是有點超出意料的,粉絲和影評人開始鬧起來了,也就是:“想說就說吧,有點爭議還是好事”
哎喲,搞不懂。
可能確實是境界不夠,看旁邊韓升工作室的人,雖然也沒那么放松,但也不急。
事實上也確實是差不多像他們想的那樣,秦力緒這會就拿著新的一份匯報,往休息室走。
確實從最近的反饋來看爭議頗大。
路人倒是沒什么,反倒是因為這些樂評人的評論,激起了逆反心理:就像是之前說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那種,現在已經發展到什么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