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里,燈光依舊是韓升最喜歡的,只留一束斜著點的頂光從上面打下來。
這樣的壞處就是,不能充分體現歌手的裝扮,甚至會顯得有點陰沉,所以對于某些喜歡在舞臺上亂蹦亂跳,嘶吼打滾,再配上奇裝異服造型的人來說,可能是個災難。
但對于歌曲來說,反倒能給把這些聚焦到歌曲本身上面。
“...誒,不太一樣。”
于是毫不意外的,開場之后,汪蘇龍就輕聲驚嘆。
包括一向都是比較看起來傻呵呵的鄧紫其,這時候都低聲道:“確實,我感覺...這就是他的真實感受,是這個階段能寫出來的歌曲。”
歌手在什么時候寫出什么樣的歌曲,一般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否則就是太少的意外了。
“我真佩服我,還能幽默
掉眼淚時,用笑掩過
怕人看破,顧慮好多
不談寂寞,我們就都快活...”
韓升沒有管臺下的反應,這段次他唱的很穩。而就是這區區幾句,如靜默的磁場,直接攻陷了全場好多人的心底。
那種,被周遭聚焦,不能展示真實自己的感覺,躍然紙上。
“...”
老實講,大家之前都覺得韓升的歌曲那都是比較上乘的,所以肯定是對他有期待。但是這樣的期待,在看到如此指向明確的標題之后,也就覺得心里暗自對他有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和猜測,而歌曲肯定也不會離開這么個明顯的主題:
也是了,畢竟定位就是情緒,定題就是孤獨。
這樣的主題其實也不是說想象中的那么好寫,事實上,對于一些歌手來說還不如城市。
因為城市這個主題里,可以寫的太多了,你幾乎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都融入在這個城市里,然后通過一些事情來和這個城市建立聯系。
實在不行,就在歌詞里硬加幾個字。
所以,當他們聽到韓升竟然從這么明顯的選題中,用一個旁敲側擊的視角,并沒有直接寫孤獨這回事,就已經是上乘,
更何況,這詞沒有寫孤獨,卻處處是孤獨。
“我不唱聲嘶力竭的情歌
不表示沒有心碎的時刻
我不曾攤開傷口任宰割,愈合
就無人曉得,我內心挫折...”
細膩,還是細節處的細膩,并且更重要的是根植于生活:很少人會在表達自己孤獨這種情緒的時候,會聲嘶力竭地大喊,我好孤獨啊:這種做法或許在日本漫畫里有,都市情感劇里有,但偏偏就是在普通人的現實生活中沒有。
多數人還是外表都多正常,甚至外向的。
尤其是這個圈子。
說句實話,要想在娛樂圈這個圈子里混下去,無論你是音樂圈,演員圈,綜藝圈...甚至就是個做后期的,只要不是做到了出類拔萃,那這個圈子自帶的屬性就是熱鬧,交互,以及繁華后的落寞。
但也就直到聽到這首歌的時候,他們才猛然發現有時候真的:
“活像個孤獨患者,自我拉扯
外向的孤獨患者,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