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軒幾乎是撒腿就跑,小艾德加頂多算個敗家子+倒霉蛋,雖然傲點,但人還不算壞。
他家那兩個姐妹就不同了,腦回路和正常人就不一樣,他可惹不起………
回到酒店,麥克一直在等他,看到曹軒回來,整個人像個肉彈一樣沖過來,胖臉滿是急躁。
“怎么樣?”
“6~7成把握。”
曹軒給了一個保守估計,卻把麥克折磨的夠嗆,在旁邊掰著手指頭算幾率。
在入股華納這件事上,麥克現在比曹軒還積極,別看他是董事會成員,但只是高管執行董事,并沒有股權在手。
所以麥克才會在董事會上被屢屢壓制,曹軒加入華納之前,話語權還不如一個實權部門負責人。
所以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刻,他毫不猶豫的就投向新老板,希望被得到重用。
但是再受重用,他也只是個打工的,但是眼下曹軒入局就不同了。
因為曹軒主要在國內活動,并不會時時刻刻在美國,他在華納需要一個夠份量的盟友幫他保護股東的權益,麥克毫無疑問是最合適的人選。
而麥克和曹軒達成同盟,在曹軒不在的情況下,他就能夠部分行使曹軒的股東權利。
再加上他本身就是華納老人,在公司也有一定人脈,又早早投靠了新老板,算是招安派大佬,未來華納高層重組,他的話語權將大大提高。
就算不是副董事長,也能在董事會排在前列,所以他對曹軒入股這事異常上心,甚至超出了曹軒本人。
曹軒穩坐泰山,麥克根本閑不住,繞著他轉了兩天就開始打電話。
他在傳媒界比上不足,但是打聽個消息還是很方便的,各種各樣的反饋讓他一會擔憂一會高興,看得曹軒都顯眼暈。
“你能不能消停會。”
“你咋不急呢。”
“急什么,入股皆大歡喜,不入股短時間內我也沒啥損失。”
曹軒底氣很足,這就是“創作”型歌手的長處,去哪都有公司搶著要。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要是華納待不下去,他就去索尼、去環球,別的公司敲鑼打鼓的歡迎他,有了退路,自然就穩。
不管麥克的焦躁不安,曹軒第二天聯系了自己的團隊,參加兩個電臺采訪和相關活動,為《Release》做宣傳。
維密大秀在11月8號時間,還有大半月的時間,他會在美國待上將近兩周,然后動身前往歐洲宣傳差不多兩周,等到臨近維密的時間再飛回來。
等參加完維密,這次的宣傳也基本上差不多尾聲,還有幾個零星活動就可以返回國了。
拿下格萊美,曹軒的資源比去年剛來美國好多了,基本上都是相當不錯的平臺。
如果不是公告牌還需要電臺數據作為支撐,首先完全可以忽略電臺節目,而是主攻電視。
小艾德加說是兩天給曹軒答復,但實際上用了近一周時間才最重新聯系他。
在此期間,麥克已經絕望了,倒是曹軒反而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