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輛輛大巴駛向一線,一個個穿著防護服的身影沖向病房,一個個戴著袖標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員排查審核。
一張印著無數指印的請戰書突然出現在了屏幕里,然后是兩張、三張、四張,無數張,密密麻麻排滿了整個屏幕。
那一張張血紅的指印,仿佛是所有觀眾的心理,瞬間令人淚目。
下一秒,是一個由鮮花拼成的兩個數字,分別代表非典去世的總人數與犧牲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
同時,一個個名字和照片閃過,范信德、葉欣、鄧練賢、陳洪光、王晶……
一輪明月悠悠出現,是一群走向逆光的人影,曹軒的聲音提高,隱隱帶著幾分顫抖。
“皎潔的月光
想邀你細賞
可惜已天各一方
就借這月光
再與你對望
不管陰晴圓缺
我都為你守望
……”
當那句“可惜已天各一方”,配合里短片里一張張黑白照片,不管是現場還是電視機前,無數人頓時淚灑當場。
在此之前,非典對于大多數而言只是一個特殊時期,那些不斷上漲的數字也只是一個數字。
但在這一刻,大家或許才明白,那不是素質,而是每一個活生生的人。
他們有父母、有子女、有伴侶,但是卻在關鍵時刻毅然決然的站了出來。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歌曲過了大半,短片結束,鏡頭回轉到舞臺的曹軒。
他拿著話筒,聲音由高變低,最后用近乎呢喃的聲音輕輕吟唱。
“就讓這月光
把你的回程路照亮
有太多的話
與你慢慢講
……”
一曲唱罷,曹軒深深鞠躬,這一躬并不是沖向觀眾,而是向舞臺的那輪明月,現場掌聲雷動。
將來爭分奪秒的春晚節目組,硬生生在曹軒鞠躬的鏡頭停留了5秒,鏡頭才轉向觀眾。
一向春晚觀眾在這一刻,展現到了極為強烈的情緒波動,眾人一邊擦著眼淚,一邊鼓掌。
如同曹軒一樣,這些掌聲或許因歌而起,但更多的還是沖著那輪明月。
曹軒的節目結束后,觀眾經過兩三個節目才算是把情緒恢復過來,但仍然帶著些許的唏噓感慨,同時也帶著點埋怨。
“這曹軒真是的,大過年的,卻動不動帶我們哭,這都第幾回了。”
也不外乎網絡上有人給曹軒起外號叫【春晚催淚王】,這幾年的春晚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趙笨山逗人家笑,曹軒讓人家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