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哎,春晚開始了。”
“別光看,快吃,一會餃子涼了。”
餃子配紅酒,雖然味道也有點怪,但兩人都不是挑嘴的人,吃得也有滋有味,眼睛還不忘看電視的節目。
今年春晚第一個節目是開場舞,然后幾個主持人出場,每年必看,熟悉春晚的小兩口馬上察覺到了不同。
“今年主持人換人了?”
“倪萍沒來,是個新人。”
“長得挺好看,叫什么。”
“上面不寫了,董青。”
討論了幾句,小兩口也沒有過多在意,說實話,春晚主持人除了一遍遍刷臉,記憶點還真不多。
很多春晚主持人能被記住,除了熬資歷,還有就是靠參加語言類節目。
今年四個主要主持人,朱軍、李永、周濤三個都演過小品節目。
董青未來也和黃紅演過,但最令人深刻的還是魔術中的“托塔天王”……
第一個節目是歌舞,第二個節目就是劉天王的《福祿壽喜》。
沒有【財】,很可能是為了和曹軒的《恭喜發財》作出區分。
有一說一,劉天王這首歌唱的喜氣洋洋,大吉大利,節目效果還是不錯的,但可能是因為曹軒珠玉在前,總覺得少點味道。
不過作為開場節目,熱鬧喜慶的確實烘托起來了,讓不少春晚老觀眾都很欣慰。
這才是過年嘛,像曹軒每年把大家弄的嘩嘩流眼淚,實在不像話!
三個節目是相聲《咨詢熱線》,由全國相聲大賽中獲獎的李偉健、武斌兩個人表演。
這兩位也算是春晚相聲沒落時代,少有能在春晚說相聲把人逗樂的相聲演員。
“頸頸椎椎,椎椎頸頸”的那段貫口,時隔十幾年后還有不少人記得。
不像后世的春晚,一個相聲能夠把人看困了,所有人尷尬的用腳扣地板,只有小黑胖子帶著徒弟們哈哈大笑………
而第七個節目的另一個小品,再度掀起了狂笑浪潮。
黃紅雖然也是春晚常客,但整體節目數量其實是不如另外幾位。
老趙不必多說,陳小二和趙麗蓉也代表作層出不窮,馮、牛的相聲至今被稱之為主流相聲的典范。
相比之下,黃紅只能算是春晚語言類的第二梯隊。
其實,黃紅早年佳作不少,甚至風頭蓋過當時為進入巔峰期的老趙,但進入21世紀以后,小品質量整體嚴重下滑,幾乎對老趙形成不了威脅。
但這并不意味著,黃紅一個精品都沒有,今年的《裝修》就是他的春晚代表作。
不但“大錘80,小錘40”的梗經典永流傳,還讓自趙麗蓉走后,發展不順的鞏漢林重新煥發第二春。
同時,也讓上過數次春晚的林勇健第一次出圈。
“干嘛呢,干嘛呢,干嘛呢!!!”
“幸虧我躲得快呀,要不然我這個臉啊,可就破了相了知道嗎(噗噗噗)!”
“你們砸的是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