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鑼鼓巷,京城最老旳街區之一,打元朝時就已經有這條街區的前身。
居住過的名人無數,至今還有一定留存的就有清朝僧王府、文學家茅盾故居、老蔣行轅、齊白石故居等等。
同時,南鑼鼓巷也是京城著名的小吃街,一度成為許多外來游客的必經之地。
不過對于一些人來說,南鑼鼓巷還有一個特殊的稱呼——食堂。
南鑼鼓巷的東棉花胡同坐落著中國三大頂尖藝術院校之一的中戲,這幫中戲學子出了門就是南鑼鼓巷,某種意義上,這幫小吃街就是他們的另一個食堂。
不單單在校學子在這玩耍,許多已經畢了業的中戲老學長,偶爾也來這邊回憶感懷一下青春。
“耗子,這邊。”
火鍋店,一個留著半長頭發的微胖漢子沖門口打了個招呼,一個穿著皮夾克的男人走過來,沒好氣的懟道。
“我叫耗子,你叫啥?”
“老陳、胖子、明浩,或者直呼其名都行。”
陳明浩嬉皮笑臉,迎來了秦浩的一根中指,找座坐下:“就咱倆人?”
“班長、田征有戲,老曹出差,火華不在京城,會南回老家沒回來,今天就你、我,還有黨浩。”
“得。”
秦浩苦笑點點頭,忍不住吐槽道:“又是咱仨,回回都是耗子開會。”
“誰讓咱哥仨最閑呢,…哎,老黨,黨浩,這邊。”
留著光頭的黨浩進門后和老板打了個招呼,一屁股坐下:“剛和老曹打電話,怎么當老師也這么忙?”
曹俊,中戲96班學生,畢業后前往中國傳媒大學擔任老師,作品也演過不少,但演的都是小角色,比較能有印象的是《機靈小不懂》的大官。
說起來,中戲96班還是挺有老師緣的,十幾個學生,有三位在畢業后都踏入園丁之路。
曹駿和曾離都是如此,黨浩之前是北舞的老師,不過后來辭職了。
中戲96班一共就這幾個學生,男女比例差不多,彼此關系還算不錯,尤其是他們幾個【浩】,名字相近,更有幾分親切。
人數到齊,點菜上鍋,三人中最為活潑的陳明浩舉杯:“來吧,哥倆走一個,上次秦浩提名戛納影帝,咱們還沒慶祝呢。”
“確實,秦浩,得恭喜你啊。”
黨浩也跟著舉杯,秦浩卻擺手自謙:“什么影帝提名,就是去轉一圈,你們可別寒顫莪。”
“轉一圈也厲害啊,算是給咱班男生爭口氣,除了子衣,有幾個去過戛納的。”
像戛納這種電影節,很多時候并沒有明確的單項獎項入圍提名。
只要影片入選主競賽單元,理論上這些電影的主演們都可以競爭戛納影帝、影后。
往往很多一屆電影節,能提名幾十個影帝影后,甚至一部電影就有好幾個影帝提名,有些歐洲三大的常客,獲得的影帝后提名乃至多達兩位數。
所以,這個所謂的戛納影帝提名其實并不特別值錢,真正拿到了影帝才值錢。
當然,像原時空秦浩那樣連續提名四次戛納影帝,也是很厲害的了。
至少國內幾乎沒有演員有他這樣的殊榮,也無愧“文藝片無冕之王”的稱號。
陳明浩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起哄,架著秦浩喝了一杯。
52度的牛欄山二鍋頭酒勁不小,小二兩的杯子干下去,辣的幾人趕緊涮肉壓酒。
酒是開口良藥,二兩酒下肚,原本長時間未見還有點生疏的三人算是打開了話匣子。
黨浩夾了塊豆腐:“咱們班幾個,除了不拍戲的老曹,好像就咱們仨混的最慘。”
“可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