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有幾個足球迷跟著連連點頭,去年亞洲杯決賽失利,或者說在2002年世界杯之后,國內足球的破事越來越多,老球迷一提就嘆氣。
不過也有其他人提議:“國內不行,老板可以投資國外呀,買個豪門,簽了貝克漢姆豈不是美滋滋。”
“拉倒吧,國外水更深。”
曹軒一臉唏噓,投資國內俱樂部,就算賠了錢,多多少少也算是給中國足球或球迷做了一點貢獻。
投資國外俱樂部,萬一出點什么事,人家一制裁,賣都賣不了,洋鬼子吃人不吐骨頭的……
眼見曹軒沒興趣,話題也很快歪樓到了今年的歐冠,
沒有再理會這幫腦洞大開的球迷,曹軒自顧自瀏覽網頁,沒過一會,一股熟悉的薄荷香風出現在曹軒身后。
不用回頭,曹軒就知道西宮娘娘來了,一方面他熟悉曾離的味道。
還有就是,劇組的老爺們身上沒香味,只有女生可能才會噴些香水和化妝品。
而全劇組有膽子他玩電腦湊過來看的女人,也就曾離,公司地位加重的范小胖勉強算半個,但是西宮娘娘在此,她不敢隨便造次。
“看什么呢,豆瓣?”
曾離好奇的看了一眼,位置語氣恰到好處,熟捻但不親密,這也是兩人的劇組相處狀態。
雖然有點掩耳盜鈴,劇組一半以上的人,都覺得他們倆不簡單。
“之前不是說過嗎,想收購一家影視信息數據網站,我現在正考察呢。”
這也不是什么商業秘密,曹軒也沒瞞著,直接就開口解釋了一下。
之前就說過,曹軒的文娛版圖里,類似豆瓣和貓眼這樣的評分信息推薦社區和購票網站,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現而今電影市場還沒繁榮,線上票務可以做,但想完全發展起來還得等幾年。
不過。像豆瓣這樣的評論推薦社區,已經可以著手重點布置了。
這種近乎于把握影視口碑評分的重要平臺,你不占領,讓人搶先拿了,就得處處受制。
2005年4月,豆瓣已經剛剛建站沒幾天,帖子數量和用戶寥寥,曹軒逛了一圈,還沒有他博客評論區熱鬧。
不過這已經不錯了,類似專業影視網站很少,基本上都是天涯或者是其他論壇的子板塊,比較有名的時光網,要到明年才能出現。
曹軒一直猶豫,是直接收購豆瓣投資讓它發展,還是自己重新建立一個新網站。
投資豆瓣,最為省事,但是豆瓣的行事風格他不是很喜歡,而且可能會和創始人產生主導權糾紛。
曹軒不管企鵝,是因為他的重心不在互聯網,但是這種事關自己文娛戰略的平臺,他難免會經常插手,這也是為啥曹軒收購某點大部分股份的原因。
他要掌握絕對話語權,免得和管理者形成沖突!
某點還好,曹軒更注重網文的各種版權改編衍生,對網文本身發展并不是特別在意,某種程度上和某點的管理團隊是互補,幾乎沒有什么矛盾。
豆瓣就不一樣了,曹軒個人是不喜歡,甚至是厭惡豆瓣的一些風氣,如果是他旗下的產品,肯定要大刀闊斧的改革一下。
這種情況下很難不和創始人團隊形成沖突,以曹軒的脾氣和資本,99%是對方滾蛋。
但要說明的是,雖然豆瓣的風氣不佳,但創始人團隊確實是發展的重要關鍵,把他們踢了,豆瓣不說成了空架子,也是傷筋動骨,而且也不利于曹軒投資人的名聲。
收購豆瓣本來是為了省事,但要是這么經歷一攤子的話,反而麻煩更多。
尤其是豆瓣剛剛起步,等同于一個摸著石頭的新站,再建一個新站,也只不過耽誤點時間,在曹軒的資金支持下和金手指指點,很容易就能追上來。
唯一的難點就是找人來做這個新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