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當曹賊當然是玩笑話,曹軒早就習慣了,主要是形象和年齡不合適。
曹操出場就是而立之年,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都是那種中年甚至是老年形象。
如果是電視劇,曹軒可以從青年慢慢鋪墊,但是電影不可能給他鋪墊的機會,曹軒強行飾演,反而容易讓人出戲。
曹軒在日本閑暇之余研究了好幾天,最終大概梳理了兩個三國電影開發方向。
戰役事件電影和個人傳記電影。
戰役事件就是三國的一些重要戰役,比如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漢中之戰、合肥之戰、水淹七軍、夷陵之戰等等。
個人傳記,就是以三國名人為題,拍攝其半生故事,主線就是個人人生高光或者名場面。
比如關羽就可以把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聯系一起,趙云七進七出長坂坡,馬超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甘寧百騎劫曹營,張八百干孫十萬等等。
這兩類電影夾雜著拍,還能一定程度互通有無,最終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世界觀。
當然,考慮到戰役和角色的知名度和熱度,曹軒覺得很難把整個三國全部呈現出來。
比如十八路諸侯討伐、官渡、赤壁、漢中還好,夷陵之戰這種劇情很難拿到比較高的票房。
個人傳記更不用說了,趙云、關羽的熱度和名場面的影響力,那根本不是張遼、甘寧可以匹敵的。
不過不管怎么著,曹軒覺得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拍不了全篇,拍幾個重要名場面也不錯,既賺了錢,也算是弘揚歷史文化。
目前來說,他看好戰役事件是十八路諸侯討董和赤壁大戰,個人傳記更看好趙云。
作為群像系列電影,曹軒雖然不敢保證所有演員角色完全綁定,但肯定會盡量維持原班人馬。
也就是說,曹軒頂多挑一個角色飾演,諸侯討董沒有太多合適的角色,他又不想演呂布,如果要挑,不是周瑜諸葛亮就是趙云。
曹軒個人更喜歡趙云,他也比較傾向來一部趙云個人電影試試水,劇情正好拍到長坂坡結尾,如果效果不錯,直接可以嵌入赤壁大戰。
相關想法曹軒寫了很多,光是本子都記了20多頁。
但是究竟拍不拍,還要繁星高層內部討論,如果拉上中影上影,也要經過不少商討談判。
很多事不是他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封神榜》他02年就想拍了,《軍師聯盟》也很早都有了想法。
但是各種原因,《封神榜》直到現在才算是有了眉目,預計2006~2007年啟動。
《軍師聯盟》更別說了,現在曹軒忙著電影,根本沒有空去拍電視劇。
如果真的要開發三國電影,這個電視劇恐怕還要延后。
甚至要不是《軍師聯盟》主要講曹魏內部和三國后期的故事,不但有大量原創情節,還與三國系列電影牽連不多,否則曹軒都有心放棄了。
………
8月底,《新世界》的日本票房已經超過10.5億日元,12.4億日元是1億人民幣,達成目標只是時間問題。
香江票房現在已經超過6800萬港元,7000萬港元眨眼可破,8000萬港元就要看運氣了。
《新世界》的內地票房也成功突破2億大關,票房延期下畫,差不多還有20天的時間,外界推算《新世界》最終票房在2.2億~2.3億左右。
現在美國、澳洲南美地區版權還在洽談,沒有上映,歐洲基本上走的是dvd和電視渠道,上映的地區不多,而且票房寥寥。
亞洲地區的票房倒是還算可觀,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累積加起來有差不多5000萬人民幣。
臺省本來因為《新世界》里邊的部分劇情,沒有引進,現在態度也有些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