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有了曹軒,吳白鴿起碼糊弄不了繁星。
為了防止有人還有僥幸之心,曹軒直接點破了這位曾在好萊塢的經典戰績——
差點讓好萊塢巨頭米高梅破產!
2002年,已經處于公司困頓期的米高梅豪賭一把,拿出公司歷史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1.2億美元讓吳白鴿拍攝《風語者》。
結果上映三周票房將將3000萬美元,米高梅培的褲衩子都沒了,高層直接引咎辭職,本來就艱難的局勢越發雪上加霜。
有一說一,米高梅的事情很復雜,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歸咎在吳白鴿身上。
但《風語者》票房慘敗,給予風雨飄搖的米高梅一記重拳,也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也是因為如此,原本在好萊塢發展順利的吳白鴿就沒有在好萊塢拿到過項目,只是擔任一些項目的監制和制片,后來才回國發展。
中影和其他人對這位有名導光環濾鏡,哪怕可能知道點內幕,也下意識忽略或者抱有僥幸。
曹軒知道這位的發展,更能明白對方的斤兩,所以并不在乎所謂的“名導光環”。
繁星是項目主控方,曹軒強烈反對,吳白鴿就肯定不可能入選,部分支持者有些遺憾,又搬出了一位。
“李桉怎么樣?他可是剛拿了奧斯卡最佳導演。”
曹軒無語,他算是看出來了,這幫人確實有著強烈的“自卑”心理,但凡哪位能在國外取得巨大成就,就特別加分。
雖然曹軒自己也因此沾了不少光,但他并不喜歡這種風氣。
“李桉導演拍的是文藝片,你把幾個億讓他去試水轉型商業。”
“試試又怎么樣。”
有個中影高層小聲嘀咕了一句,曹軒皺了皺眉頭,把手里的筆一放,看向韓三爺,聲音低沉。
“韓懂,別怪我話說的難聽,這個項目繁星投資50%,這都是我一分錢一分錢掙出來的,我要為我自己的錢,還有所有投資者的錢負責。
既然是商業項目,就奔著叫好又叫座,不賺錢,我們也沒必要在這開會,這不是政績工程。”
這話很不客氣,中影幾個高管有點不爽,但韓三爺沒做表示。
他知道曹軒說的沒錯,外界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噴他,光看大把錢撒出去,大片一部接著一部,但口碑稀爛。
雖然大片戰略對電影市場帶來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負面作用也很明顯。
正因為如此,韓三爺才會選擇加深和繁星合作,打造精品電影,樹立行業標桿。
在這種情況下,曹軒噴幾句小問題,合作開會嘛,哪有不吵架的。
之前搶《三國·赤壁》的投資份額的時候,他還在曹軒辦公室拍了桌子,老家方言臟話都飆了好幾句。
韓三爺示意大家淡定,然后問道:“吳白鴿和李桉不合適,曹總覺得誰適合。”
“說實話,我也沒想好。”
曹軒沉吟了一下,補充道:“不過我個人覺得,港臺和國外的導演是拍不好歷史題材的,他們很多根本沒有對古代歷史有概念,如果強行拍攝,很可能鬧笑話。
所以哪怕徐導就是我們公司的簽約導演,我也沒想過讓他拍三國。”
“港臺和國外不行,那就是內地導演,現在比較拿得出手的就是小鋼和藝某,你屬意他們倆?”
曹軒猶豫了一下:“我個人是比較偏向張導,前提是他別碰劇本。”
這句話引起了現場不少人失笑,老謀子畫面、調度和其他導演能力沒得說,唯獨故事一直是硬傷,已然成了梗了。
而曹軒的提議,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思考,說實話,老謀子某種程度上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