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半島酒店
這已經是曹軒第三次來香江拍戲了,曹軒真琢磨要不要在香江弄個正規公司,組織一些團隊員工,方便以后過來拍戲。
他算是看出來了,香江就是個大熔爐,而且本身歷史很復雜,很多國外魔改的電影都可以改編往里面套,而且尺度可以相對放開。
沒辦法,內地很多東西不容易過審,香江是保留華語元素的同時最容易過審的背景地。
而且香江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可以沒有過多隔閡的輸出海外。
如無意外,后面一些繁星影視的部分都市影視拍攝可能都要放在香江,有個相對固定的公司能省不少事。
甚至有人給曹軒建議,希望他出資拿下嘉禾、亞視乃至是tvb,打開繁星在亞洲的傳媒渠道的同時,還有一個可以避開內地大尺度審核,穩定制作輸出華語電視劇的電視平臺。
不過曹軒很猶豫,嘉禾也就罷了,雖然底子不算多,但好在價格也不算貴,雖然有些麻煩,但總體是不虧的。
亞視和tvb就不同了,價格高、爛事多、內部還有各種傾軋,有好處,但卻也都是刺,曹軒個人比較不看好。
有這個錢,曹軒不如去投網飛,走流媒體路線。
不過網飛逼事也不少,而且資金投入量不是一般的大,最關鍵的是曹軒很難拿到主控權。
當然,現在這些還有些遠,網飛轉型和低谷期還沒有到來,不是投資就能投資的。
所以,與其惦記香江電視臺和網飛,眼下的曹軒更愿意向漫威多使使力氣。
2006年,是漫威準備開啟電影戰略的初期,現在正拿著版權像華爾街融資呢,作為知名投資者,曹軒也愿意為漫威的崛起添一把火。
不過曹軒對那幾個英雄的版權沒興趣,或者他的目標不只是版權,而是漫威的股份。
曹軒手里現金不算多,但1~2億美金還是能拿得出來,略微擠擠,在不影響國內布局的前提下,3億美元也不是不行。
除此之外,華納音樂集團眼下那邊正在上市,托曹軒《legend》的精彩表現,旗下又有一位當紅巨星,市場挺看好華納音樂集團,市值猛增。
曹軒那2億美元拿下的10%的股份,現在起碼上浮80%,將近翻了一倍,如果上市套現,曹軒有望得到3~4億美元的現金。
雖然曹軒比較看好華納音樂集團的短期前途,但如果和漫威相比,曹軒毫不猶豫的會選擇后者。
再賣出一些非核心產業股份,曹軒大概可以擠出將近8億美元現金。
這么大一筆錢,直接買下漫威不好,但絕對能砸懵漫威。
曹軒從沒想著能夠掌控漫威,漫威能起來,迪士尼才是關鍵,他只是想掌握一部分股份,然后跟著迪士尼吃肉。
《鋼鐵俠》上映之前,是他最好的操作機會,等《鋼鐵俠》大紅,所有人都知道漫威的潛力,迪斯尼大舉收購,曹軒再想占便宜都晚了。
曹軒從沒想著在美國娛樂界稱王稱霸。
他比誰都清楚未來的局勢發展,難聽點,曹軒就是在美國辛辛苦苦打下來一片江山,到了兩國關系緊張,恐怕也會被制裁擠兌。
要么跪下當狗,被國人唾棄,要么就把江山拱手相讓。
曹軒是跪不下去的,江山拱手相讓更會嘔死,所以他輕易不會主導掌控某個企業,頂多是分點股份,做一個不大不小有一定話語權的股東。
如此,不但一定程度上抵消刻意針對,見勢不對,脫手套現也容易一些。
所以曹軒在美國基本上就是以投資為主,而且有些套了好幾層馬甲,唯一一個全資掌控的企業就是火星唱片,還就簽了一個泰勒。
這個火星唱片,對曹軒來玩票興致更多,小打小鬧,關門了也沒啥損失。
否則以曹軒的性子,他要真想做唱片公司,肯定不可能只簽泰勒,少收攬四五個未來當紅歌手,甚至奔著反收購華納音樂集團的目標去發展。
但曹軒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他就算把華納給收購了,到時人家耍流氓,十幾年心血全廢。
所以,其實在國外不管是投資還是出唱片,曹軒的目的只有一個,賺刀樂,然后換成人民幣,反饋投資到國內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