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個創作能力極高的小周,英文還一塌糊涂,而且死磕華語歌曲,對闖蕩歐美樂壇興趣平平。
相比之下,影壇相對更容易些,一部不錯的電影就能積攢些名氣,曹軒如果能博出頭,連拉帶拽,多了不好說,捧幾個國際二三線的動作明星或者女星還是有自信的。
當然,以后能不能在好萊塢站穩腳跟,就得靠他們自己了。
而且考慮到國內市場的蓬勃發展,去好萊塢打拼,也不一定是正確答案。
國際章、李兵兵都是很好的例子,前者果斷回國,還能分一些餅,李兵兵明顯晚了一步,留在好萊塢沒資源,回到國內也搶不到好餅,又不好放低身價。
說是年紀大了轉型幕后做老板,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她的尷尬處境,以至于連彭魚晏都敢仗著姜聞和她搶番位。
真要是曹軒這樣的大佬,哪怕去好萊塢八年不回來,給他一百零八個個膽子,也不敢和給曹軒搶番位。
什么天庭宴,他讓這幾位一起下“地府”………
常威殺青后,劇組又來了兩個新演員,王洛勇飾演大使館官員,矢野浩二飾演曹軒的朋友,與黑幫官匪勾結的官。
后者就是《天天向上》的主持人,演過多部抗戰片的鬼子軍官,比如《小兵張嘎》里面的齋藤,是國內觀眾比較熟悉的日本演員。
關于這個角色一度是想啟用華人演員的,但是后來日語不過關,配音又覺得有些違和,就變成了矢野浩二。
這位中日雙語過關,方便演戲和交流,演技也還不錯。
其實,這位某種程度上還算是曹軒的“員工”,之前他投資的《鐵道游擊隊》里面的重要鬼子軍官,就是矢野浩二演的。
之后,繁星民國影視城和矢野浩二等幾個日本演員或日語從業人士簽了一份短期特聘合同。
在這段時間,矢野浩二等人加盟基地,解決基地的抗戰劇組日本演員稀缺的問題。
據說,矢野浩二還和這幾位,一起編寫了一本鬼子演員基礎日語空耳翻譯的冊子。
冊子里里面有“沖鋒”、“知道了”、“站住”、“臥倒”、“撤退”等基礎鬼子兵用語,在不長篇對話的前提下,也能讓群演勉強糊弄過去。
這本冊子后來聽說還傳到了橫店等其他影視基地,廣受歡迎,成為了不少群演入門課必買書籍之一。
而以往工作并不穩定的矢野浩二,在棗市也是通告接到手軟。
不到一年,矢野浩二僅在繁星民國影視基地就演了四個鬼子軍官和一個民國日本公使,其中死了三次,被俘虜一次,可謂是“戰功赫赫”。
這次還得到了參演曹軒電影重要配角的機會,可謂是一飛沖天。
本來曹軒就忽悠那幫日本演員,現在有矢野浩二這個好榜樣,鼓動的更起勁了。
角色多多滴,前途大大滴,千萬不要猶豫滴………
矢野浩二這個角色,設定是和男主一起加入過某傭兵組織,后來退役回國,混上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警察職位。
男主在日本沒熟人,就請他幫忙,這位看似好心,卻根本不讓男主插手查案。
心里焦急的曹軒只能親自動手,難免出格,然后就被這位老戰友帶人圍堵,準備將他遣返出境。
在這里本來以為就是程序警察和孤膽英雄的矛盾,其實在電影里男主和大使館也有類似的矛盾。
但是后來隨著發展才知道,這個日本老戰友根本就和黑幫蛇鼠一窩,之前也不是遣返,而是想干掉他。
加入這個角色對劇情有一定推動,同時更深程度塑造男主的孤膽英雄形象。
同時也補了一個bug,就是男主因為老戰友的各種阻撓,對大使館也不信任,所以很少借助大使館的力量,直到最后,大使館關鍵出手,才最終證明了自己是正派。
《颶風營救》本身就是節奏爽片,除了動作設定和部分大場面,其他拍攝其實很快。
10月初轉到日本,10月底就差不多拍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