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2月下旬就已經開機了,曹軒推遲一個月進組雖然不算晚,但也不能再拖了,他中間還要請假開演唱會呢。
………
3月末,曹軒正式進組《三國·赤壁》
《三國·赤壁》上下兩部,橫跨整個赤壁之戰,拍攝的場地選景還是很多的。
繁星影視城是其中最主要的場景,《三國·赤壁》劇組有上千萬的成本用來搭建和改造繁星影視城的場景。
此外,還有不少水上的戲份,在白洋淀和密云水庫拍攝,訂購和租用改造的樓船和戰船實物/模型不下幾十艘,后續有一半以上會進行焚燒拍攝。
考慮到《三國·赤壁》的名氣,其實場租費很多地方不要錢,甚至愿意出錢邀請其拍攝打廣告。
但是為了保證,得對很多東西改造,這個得劇組掏錢,是拍攝成本很大的一筆支出。
《三國·赤壁》幾個億的投資,演員成本有限,除了曹軒,余下的演員全加起來也就小八位數,都不一定有幾個導演、編劇和幕后那幫大佬的費用高。
而演員省下來的錢,都投入到拍攝上面,服化道精益求精,場面更是恢宏大氣。
曹軒到劇組時,《三國·赤壁》劇組正在拍攝。
分為兩個大組,文戲組在繁星影視城拍攝江東群臣勸孫權,武戲組則是影視城隔壁一處空地山谷拍趙子龍七進七出。
曹軒沒做停留,直接和人開車去了武戲組,然后就看到銀盔銀甲銀馬的聶遠,在罩甲黑衣曹軍的圍攻下左沖又殺。
有關三國的服飾,各種考究說法不一。
原因是當時屬于東漢漢末,然后分為魏蜀吳三國,服飾風俗變化很多,各國乃至各諸侯間都有可能不同,嚴格遵守是很困難的。
94版《三國演義》口碑很好,但服飾方面還真算不上考究。
反倒是吳白鴿的《赤壁》,雖然也有一一些錯誤,但整體來說算是三國題材里服飾鎧甲最貼合時代的。
當然了,如果嚴格按照現實,幾方勢力還沒富到讓普通小兵都披甲的地步,除了精銳嫡系部隊,普通士卒還是要打折扣的。
《三國·赤壁》的服飾鎧甲方面,也基本上按照漢末三國的規制和特色,不敢說是1:1還原,但大致是沒啥問題的。
但畢竟是影視作品,還是要做出一些區分。
比如94版《三國演義》用顏色區分,紅蜀魏黑吳綠,高希希的新三國魏軍黑甲、吳軍白衣或白櫻、蜀軍有點像藤甲。
之所以這么干,就是分出敵我來,不然一大群人打成一團,觀眾分不清誰是誰。
乃至套用現實,兩軍打仗,軍服相同,還得頭上或胳膊上纏個頭巾以做區分的,不然誰知道是敵是友。
《三國·赤壁》也是如此,既然服飾鎧甲的規制和特色區別不大,那就以顏色區分。
曹魏黑衣罩甲、士卒黑帽,將領多數盔上黑纓。
劉備部隊紅衣罩甲,士卒黃褐色的皮帽,將領多數盔上赤纓。
東吳則是青綠衣罩甲,士卒青黑色帽,將領帽盔則是白纓。
當然了,這里說的是絕大部分普通將領和士兵,實際上,幾個主角的鎧甲還有服飾還是有特色一些。
比如聶遠的趙云,鎧甲就更偏銀白色,這也是為了突出角色,真要把趙云弄的紅衣紅甲,觀眾反倒是覺得別扭。
曹軒重視服化道,但不會一味的過于追求服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