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壓榨群演,基地會管,但群演要是聯合起來,給劇組使絆子,基地也不會站在理虧的一方。
所以某種程度上,基地是作為管理和裁判的性質存在,處理兩者之間的糾紛,但是正常合作,基地不會去管。
不過,劇組和群演之間,一般很難有效的直接接觸合作,所以就需要一些群頭,作為群演和劇組之間的中介。
而繁星影視城雖然不好直接參與偏袒劇組和群演之間的合作,但曹軒畢竟是群演出身,還是對同行們有所照顧,那就是盡量避免群頭壓榨群演。
群頭算是群演們的“經紀人”,上劇組洽談業務,然后獲得通告,下發給群演們,從群演們的片酬里分成。
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花招很多,單純的從群演手里多要分成都算是講究人。
許多群頭直接從劇組吃回扣,或者干脆包活,劇組100一天,他給人家一天30。
這也就罷了,有些群演沒活,哪怕是明知道被群頭喝血也認了,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外人也不好多說。
關鍵令人不齒的是有些群演不愿意喝血,這些群頭就想盡辦法的打壓排擠,甚至采取一些違法手段。
更令人惡心的就是,這些群頭利用手里的權力,作威作福,甚至干一些潛規則的勾當。
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花招,曹軒當年就吃過好幾次虧,近些年一代更有一代強,花招詭計更多了。
當然不否認有很多好的群頭,但上述這些害群之馬也不在少數。
曹軒雖是娛樂巨頭,但行業大環境下,他也很難根本大幅度提高群演的待遇,只能說在自己的地盤,誰敢這么干,被發現就是一個“滾”字。
也正因為如此,繁星影視城活躍的群頭,尤其是麾下群演較多的,基本都是基地扶持的代理人。
乖乖配合基地,賺錢取之有道,有肉有湯,甚至有福利政策扶持
不配合基地,基地可以扶持一個代理人,就可以扶持另一個,兩句話就可以讓群頭現回原形。
說白了,群頭就是個中介,與群演是一個松散的合作關系,并不牢靠。
借著其他方面的勢,伙同幾個狗腿子,欺負欺負群演還行,但影視基地親自下場打壓,下場可想而知。
除了寥寥鐵桿,絕大部分群演,絕對不會跟著這個“好大哥”鬧事,第一個念頭就是轉投其他群頭麾下,有矛盾的搞不好還得踩幾腳。
所以別看姜常手里小幾千群演,在影視基地也動輒被稱呼一句“姜哥”,甚至是“姜總”,但他自己知道,他就是個跑腿的。
因為來基地較久,資歷算是影視城最老的群頭,為人又厚道,做事講究,在群演里口碑不錯,才被基地當做典型扶持。
若是真覺得自己成了繁星影視城呼風喚雨的大佬,牛逼哄哄,恐怕沒倆月就得滾回京影廠門口蹲活。
但不管怎么說,如今的姜常也算是小有成就,不但老婆孩子熱炕頭,還在京城安了家。
相比于幾年前那個住在地下室,吃頓豬頭肉都像過節的苦逼群演,姜常晚上做夢都會笑醒。
不過,姜常并沒有就此滿足。
家里還有外債,孩子出生,吃喝拉撒和上學都得要錢,所以他要更加努力。
《三國·赤壁》對他來說是個很難得的機會,電影規模極大,需要的群演很多。
雖然中影幫《三國·赤壁》劇組聯系到了部隊,但人家部隊不可能天天在劇組排練候場,除了部分重要片段和鏡頭,其他的還得靠普通群演。
粗略估計,《三國·赤壁》拍攝這大半年,起碼不低于10萬人次。
有些大場面,可能一拍就得拍好幾天甚至更久,這還不算集合演練的時間,這也得給人家群演錢的。
對于姜常這些群頭來說,《三國·赤壁》絕對是塊大肥肉,忙完這一票,不敢說直接平了家里外債,但絕對能大賺一筆。
更關鍵的是,姜常憑借這個大項目,在群演中聚攏人氣,擴大客戶群,手里資源多了,將來賺的更多。
姜常內心充滿憧憬,或許過幾年,家里還能換套更大的房子………
在家半天,姜常幾乎沒怎么閑著,忙上忙下,安頓好了所有,第二天就準備回保市。
他手上的業務太多,不能離開太久。
老板娘也沒說什么,給他用飯盒做了點吃的帶上,姜常就匆匆離去。
哪想著剛離開小區沒多久,正準備去坐公交,原本不算明朗的天,突然陰云密布,開始下雨。
大意之下,沒有帶傘的姜常只能找了的牌樓下面躲著,但沒想到雨勢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