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營,主帥大帳
曹軒披甲坐在主位上,面帶怒氣,左右甘寧(張子劍)、太史慈(段龍)、魯肅(侯勇)、周泰(趙小瑞)眾將。
而大帳之中,也站立著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將,正是老戲骨許還山飾演的黃蓋,滿臉不忿的看著曹軒。
“曹孟德兵甲百萬,戰艦千艘,舉世莫敵,袁紹、呂布等人尚不是對手,大都督聽信孔明讒言,一意孤行,實非良策。
不如就依張子布之言,罷兵言和,北面而降,以免江東戰火。”
曹軒大怒,一拍帥案:“黃公覆,莫非你也怕死。”
“放肆。”
黃蓋一摔手上的頭盔,殺氣騰騰瞪著周瑜:“某輔佐江東孫氏三代主公轉戰南北,打過董卓、劉表,伐過劉繇、王朗,攻城略地,百戰爭先,刀斧箭矢臨身,尚不退半步,小兒安敢辱我。”
“既不怕死,為何言稱降曹,亂我軍心。”
黃蓋眼神變化,聲音低沉:“大軍交戰,我軍勝算太小,萬一要是敗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曹軍殺來,孫氏族人怕是要被屠戮殆盡,反倒不如趁早投降,亦不失為富家翁。”
“大謬!”
曹軒起身,冷冷看著黃蓋,朗聲駁斥,:“虧你還是江東老臣,未戰而降,將孫氏三代基業拱手讓人,九泉之下,我等有何顏面面見文臺公(孫堅)和伯符(孫策)。
主公早就言明,與曹操死戰不休,敢言降曹者必斬。
今兩軍交戰之際,你妖言惑眾,亂我軍心,著實可恨,來人,推出去,將這老匹夫斬了。”
黃蓋被左右兵卒押住,仍不服氣,大聲斥罵:“周公瑾,我跟著破虜將軍(孫堅)時,伱還在廬江吃奶呢,竟敢殺我。”
帳中眾將嚇了一跳,紛紛出班求情,曹軒不允,甚至將求情最積極的甘寧攆了出去。
好在甘寧聰明,去請了威望甚高的老將程普,這個角色由老戲骨呂小禾飾演。
其最出名的角色應該是《高山下的花環》的連長梁三喜,并在原時空高希希執導的《新三國》里飾演董卓。
在程普等人的求情下,周瑜網開一面,免去死罪,但打了黃蓋三十軍棍。
這場戲前兩天已經走了好幾輪,今天又拍了一整天,才算把這段【苦肉計】拍完,曹軒看著監視器的畫面,點了點頭
“這個版本比剛才要白話一些,剛才那個版本臺詞還是太晦澀了些。”
歷史影視有很多難題,其中有一個臺詞是偏歷史還是現代化。
太偏歷史,容易造成觀影門檻,許多對歷史不了解的普通觀眾看的費勁
可要全都是現代大白話,觀影門檻是沒有了,但也缺乏了歷史厚重感。
這里邊的平衡如何把握,尺寸怎么拿捏,很看編劇和導演的本事,一個不好,就容易兩頭不討好。
比如后世《風起隴西》,就是典型的例子,一方面想走三國權謀,一方面又引入各種現代諜戰用語,有些觀眾無所謂,有些觀眾就覺得不倫不類。
《新三國》更是典型中的典型,臺詞鬧了無數笑話,比如——
“不可能,我二弟天下無敵,只有他殺敵的份兒,怎么可能被別人殺呢。”
“全軍沖殺蜀軍陣營,直奔諸葛亮四輪車。”
“諸葛亮真是個妖孽啊,三寸肉舌頭,把我的軍師說死了。”
“讓我捅他一萬個透明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