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捧場的大多數明星,都是奔著曹軒和繁星的面子,不得不做慈善,隱隱有點逼著人家交保護費的意思。
而且,像這次的3500多萬善款,一半以上都是繁星系藝人或者曹軒拉來的贊助商、代言公司掏的。
拋開宣傳作用,單句效率而言,還不如曹軒自己自掏腰包來的快且利落。
要不是慶祝繁星十周年,曹軒不會搞這個晚會,太高調了,有邀名之嫌,容易引起外面的爭議和嘀咕,好事也就變成壞事了。
這種例子也不罕見,當好人就得當一輩子好人,好人難當,曹軒不想被所謂“好人”人設圈住。
相比之下,他更喜歡“曹軒這個人雖然渣,但比許多人還是有良心”之類的定位。
好事做了,但不會被一些不必要的道德包袱所牽絆。
所以相比于噱頭娛樂性質更多的高調慈善晚會,曹軒更愿意“默默”做慈善。
保持在一個自己可控的節奏,既不能做好事不留名,但也不要被外界廣泛關注,背負壓力………
………
繁星慈善晚會過后,曹軒就在準備【地表最強】第三階段美洲演唱會。
以及,奧運會主題曲進入最后的決賽階段,曹軒創作的《我的夢》正是其中之一。
作為中國最具盛名的音樂人、時下當紅的世界巨星、上面欽定奧運會主題曲演唱者、京城奧運會宣傳大使等等各種頭銜。
曹軒的作品從上交過后,就輕松殺入決賽,哪怕是裁判親自下場,也不敢輕易把這首歌給否了。
所以,與其說是決賽不如說是拉鋸戰。
《奧運會》主題曲啊,多大的榮耀,誰不想分一杯羹。
曹軒演唱也就罷了,他們爭不過,也沒法爭,現在連詞曲創作都要搶,吃獨食可不行。
《我的夢》詞曲一流,立意也高,還有英文版,可以說非常有優勢,也合適作為奧運會主題曲,但也有一個劣勢。
這首歌的利益更多的還是個人夢想,即便可以引申的國家和民族,但還是不太符合一些基調。
奧運會是中國一次對外發聲的機會,是要透露一些理念的。
以奧運會導演組音樂總監陳總監的意思來說,《我的夢》這首歌過于強調自我,不夠包容,沒有展現中國積極開放,融入國際,共建和諧地球村的概念。
但也不意味著,曹軒就沒有支持者。
其一,《我的夢》在決賽幾首歌中綜合質量最優,又是曹軒自己創作,貼合個人。
其二,很多人覺得奧運會某種意義上就是實現自我的平臺,運動員在賽場不就是追逐夢想。
而對中國而言,不管是這些年努力的奧運夢,還是一直孜孜以求的發展夢,如今都可以憑借京城奧運會在全世界展現一下。
用《我的夢》做主題曲合情合理,簡直不能太貼切。
雙方各執一詞,各有各的說法,對手有體制優勢,曹軒也有他的長處,結果就是不停的拉鋸。
從今年9月份時,主題曲甄選就已經進入最后階段,一直到現在的11月,仍然沒有一個結局,最終還是驚動了上面。
10月份左右,京城開了個大會,做了一些小變動。
其中有個新領導,正好也在奧運會兼了一個小組組長,又正好是曹軒的熟人,又正好對曹軒對《我的夢》闡述所引申出來的中國夢的概念頗為贊同………
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曹軒本來就最有優勢,只不過陳總監等裁判卡著不放,才一直僵在這,現在事情順利解決,曹軒直接和老謀子對標彩排節目。
是用全中文版本,還是中英文混合,曹軒一個人上,還是再找一個歌手配合,都得反復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