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般情況下,接待這種國外或者習慣比較西式的客人,曹軒家里都有備好的咖啡和飲品。
不過今天多少帶著談判的意思,曹軒特意來了這么一出,算是打心理戰,給予加拉諾壓力。
有沒有用不知道,至少曹軒不用去遷就他,自己品茶享樂。
他其實以前沒有喝茶的愛好,飲料、清水、茶,咖啡都能喝,甚至有時候工作忙,需要熬夜,咖啡喝的更多一點。
但近兩年,在喜歡茶道的西宮娘娘的影響下,曹軒漸漸也開始喜歡日常喝點茶,靜心養性,對于工作繁忙的曹軒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放松方式。
《颶風營救》初戰告捷,雖不至于讓曹軒馬上成為好萊塢響當當的明星,但大門已經向曹軒敞開。
李蓮杰曾說他在好萊塢最紅的時候,好萊塢六大公司的老板來他家求著他拍片。
這話當然有點夸張,當時好萊塢比他紅的大腕也不是沒有,不至于讓六大公司老板拍他馬屁,但是笑臉奉承和片約邀請肯定不會少。
同樣的道理,曹軒現在雖然比不上巔峰期的李蓮杰,但也不再是電影圈“無名之輩”。
所以曹軒此時的心態是很放松的,反倒是加拉諾,心里多少有些著急。
但他也是職場老狐貍了,心里再著急,也沒有輕易暴露自己的目的,反而先談起了其他兩件正事。
其一,是《颶風營救》在北美版權開發,包括DVD、電視頻道轉播、周邊等。
之前就說過,好萊塢電影之所以賺錢,原因有三,強悍的本土票房市場、龐大的全球發行渠道和形成規模的版權周邊開發能力。
前兩者不必多說,后者普通電影能吃DVD、電視和漸漸興起的流媒體,形成IP影響力的電影宇宙,則可以在周邊開發狠賺。
比如漫威,其周邊開發收益雖然比不上票房,但也是一筆極為可觀的數目,關鍵可以一直吃。
《颶風營救》周邊是夠嗆了,但是DVD和電視渠道還是大有可期的。
相比于那些講究視聽效果的好萊塢特效大片,動作片、恐怖片、喜劇片等題材,一向是DVD和電視渠道的寵兒。
尤其是DVD的售賣和租賃,動作片很受歡迎,曹軒的前輩程龍和李蓮杰的銷量數據就非常好。
特別是李蓮杰,在票房不算出彩的情況下,片酬能挺進千萬美元俱樂部,靠的就是DVD市場的成功。
中國人+動作片,再加上極為出色的票房成績,讓新線對《颶風營救》的相關收益極有信心。
《颶風營救》北美團隊給出的預估是2000~5000萬美元。
這里面很難說有沒有加拉諾為了表功,做了一定程度的夸張,但這個數據還是得到了華納方面的認可,顯然他們對《颶風營救》也很有信心。
其二,是《颶風營救》在北美和亞洲之外的發行。
其實這件事也沒什么聊的,繁星有自己的海外渠道,但基本上就是賣版權,實質發行很顯然不如有些獨立渠道且可以借助華納的新線。
剩下就很簡單了,一方出作品,一方出渠道,雙方五五分賬。
別看北美海外票房能收40%,但拋開關稅、匯率以及雜七雜八的支出,很多時候能拿到25~30%,就算是運氣好。
所以,只要不是那種全球票房遠遠超過本土票房的電影,絕大部分的好萊塢電影,更多還是以北美票房為主。
當初談判時,兩家先分亞洲和北美,也是因為這兩塊市場對于他們來說,能最大程度吃到肉。
至于其他地區,頂多算是帶點肉的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