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一拍即合,很快就開始商討具體合作之事。
與《小李飛刀》《刑警本色》不同,那兩個劇組曹軒是配角,其他的不用操心,演好自己的戲就行了。
而如今在《少年包青天》成為男主,整部劇以他為主,牽扯的事情就要多了,很多東西都要細談。
首先最關鍵的是——片酬。
這是曹軒第一次當男主,而且因為他剛剛爆紅,還沒有統一的片酬標準。
《少年包青天》這邊就希望他能做一些讓步,畢竟陳勇的公司剛開張,資金有些緊張,能在男主片酬這里騰出些來空間,再好不過。
但曹軒也不是開慈善堂的,他再看好《少年包青天》,也不能隨便降片酬。
片酬好降可不好漲,尤其是他第一回當男主,一旦開了先例,日后曹軒接其他的戲也要不了高片酬。
所以娛樂圈很難看到演員降片酬,即便降了,也是強調是友情價,意味著錢少但賺了人情,同時也堵住了其他人的嘴。
我和人家有友情,所以降價,和你又沒友情,所以咱們還是按市場價來。
曹軒的片酬并不怎么好計算,從人氣和知名度方面來說,他幾乎可以比肩一線演員。
但這個人氣來源于歌壇,在影視圈他是剛出道不久的新人,所以連曹軒都有些吃不準定什么價。
后來索性就比照任賢奇,任賢奇出演《神雕俠侶》,對外公布的片酬是120萬左右。
這個價格對比任賢奇當時的人氣來說,有些稍低,但他畢竟是第一回演男主,再加上《神雕俠侶》金庸武俠IP的光環,也算公道了。
曹軒現在的名氣比當初的任賢齊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別說他還有出圈的角色西門慶,再計算這兩年的通貨膨脹。
他給《少年包青天》劇組開出來的片酬是150萬。
這個價格多多少少可能有那么點虛高,但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曹軒得給劇組留那么幾分還價的余地。
果不其然,《少年包青天》劇組無法接受這個價格,他們有意80萬拿下曹軒,底線是100萬。
這回輪到曹軒不干了,他理解會被還價,但也不能直接攔腰砍啊。
于是,雙方開始扯皮。
談判曹軒沒有出面,由蔣月帶人具體負責,經過激烈談判,曹軒方將片酬降到120萬,但《少年包青天》漲到100萬就堅持不動彈。
眼瞅著快談崩了,陳勇實在舍不得曹軒的人氣,就提出拿片酬抵投資。
如果曹軒同意,他的片酬作價150萬,《少年包青天》總投資差不多就在1500萬左右,折算下來,曹軒占10%的份額。
這個提議,蔣月想都不想就要拒絕。
演員掙的是片酬,拿了錢戲好戲壞和他無關,但要是片酬折算投資,賺了還好說,賠了可就等于白忙活了。
如果是那種有望成為爆款的大制作也就罷了,《少年包青天》這樣的新公司的第一部作品,誰敢保證它能紅?
然而準備拒絕的蔣月被曹軒攔住了。
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少年包青天》有多火,2000年最紅的電視劇之一。
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當時這部劇在各大省臺、市臺重播了無數輪,直到幾年后仍然能拿同期第一。
《少年包青天》捧紅了任權、李兵兵等一大批新人,周杰更是憑借這部劇和《還珠格格》兩部曲,成為內地最紅的年輕男演員。
2000年媒體評內地四大小生,李亞朋、陸毅、陳昆、胡兵。
前兩個還好,后倆被觀眾噴慘了,當時陳昆剛憑《像霧像雨又像風》成名,胡兵名氣也不大,根本沒法和周杰以及演了《你是人間四月天》的黃壘相提并論。
所以后來又評了一次,把黃壘替換掉了胡兵,但周杰仍是被排在四大小生之外。
拋開周杰當時一度被負面新聞纏身,顏值偏弱也是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