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影視版包拯,在此之前最經典的莫過于臺版金超群飾演的《包青天》,剛正不阿,鐵口直斷,幾乎還原了戲曲和小說的包公形象。
而《少年包青天》則耍了個花招,來了個青年版開封府三人組。
這里的包拯年紀輕輕,朝氣蓬勃,同時有勇有謀。
公孫策也沒有那么穩重,還經常和包拯打嘴炮,但仍舊是包拯的好幫手。
展昭從威風凜凜的南俠御貓,變成了個憨實可愛的小和尚,武力值也沒有后來那么變態,經常打不過壞人。
這樣的組合也許沒有老版的形象那么經典,但模式更新穎也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人設變了,表演也不能一成不變。
所以,曹軒飾演包拯時,就主要兩個狀態。
日常有些小逗逼和搞笑,甚至還有些慫壞,喜歡欺負展昭,與公孫策、楚楚斗嘴。
但查案時則嚴肅認真,事關大是大非,據理力爭,絕不退讓。
曹軒自己總結《少年包青天》的包拯呈現效果——
要松弛有度,營造出一種成熟卻不失少年意氣的感覺。
畢竟這時的包拯并非是官,而是一個書生,后期也是剛入官場的初生牛犢,要有那種熱血少年心氣,要是一味的往死板嚴肅方向靠,反倒是偏離人物。
但同時包拯又是足智多謀的一個人,他勇但不莽,心思沉穩縝密。
而隨著劇情的發展,經過不斷的歷練,再加上一系列慘劇的反饋,讓他感受到世間的黑暗和人生的無奈。
包拯也會慢慢洗盡鉛華,越發沉穩,但仍舊保持那一份追求正義的少年心氣。
對于曹軒來說,《少年包青天》包拯這個角色是有難度的。
普通橋段還好,主要是里面每個案子都有背后的故事轉折,但是需要曹軒這個包拯去“殘忍”的揭開真相。
這里邊的情緒轉換、表情、臺詞都考驗曹軒的演技功力,
但這個難度又不是特別高,至少不是那種所謂的“影帝級”角色,屬于曹軒在可以接受范圍之內。
曹軒覺得這樣挺好的。
從配角再到相對輕松的主角,一點點增加難度,一點點磨練演技。
就像之前拍《刑警本色》說的,不求茅塞頓開,只要每部戲都能有進步,曹軒就心滿意足了。
………
《少年包青天》剛剛開機,前期一直在拍攝一些松散輕松的戲份,給主演幾人找狀態。
等曹軒、任權幾人漸漸培養出來默契,再開始陸續加重戲份,開始正式拍相關案件。
許多老戲骨配角也一一到位,比如飾演包拯母親的鄭佩佩,就是星爺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里的華夫人,還有龐太師,《雍正王朝》的八王爺。
不過份量最重的,還是飾演八賢王的陳道名。
這位內地頂尖大腕的到來,得到了《少年包青天》劇組的轟動。
不是說陳道名比曹軒名氣大,而是曹軒第一個進組,而且這都開機小十天了,也都看習慣了。
這回劇組第二個新大腕到來,大家可不得振奮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