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拿了好幾次金雞【最佳導演】,某種程度也算是金雞獎和馮互相妥協。
但在眼下,內地演藝圈姿態還是很高的。
電視劇=俗
商業電影=俗
文藝電影才是王道!
票房不是第一要素,第一要素是拿獎,最好是拿個歐洲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順便再賺個錢。
賺不到也不要緊,玩藝術怎么能談錢呢………
這種程度一方面是還沒有適應市場經濟,風氣保守,另外就是大眾沒有話語權,評論電影,那是影評人的權利,記者都不能瞎摻和。
電影圈什么時候開始真正重視人氣演員呢,是《英雄》一口氣轟下2億+票房,大家才明白電影院來這么賺錢。
票房成了衡量一部電影的關鍵。
而想要提高票房,就得找那些人氣高的明星。
彼時港臺藝人為啥那么吃香,其中之一就是人家腕大能吸引票房,至少紙面數據是這樣。
許多人也意識到了電視劇的好處,對藝人的大眾名氣增長效果極佳。
劉樺金馬、金雞影帝都拿了,專門跑回來演電視,因為出去別人不認識他,賺得也不多。
電視劇紅了之后,積攢了一波國民度,片酬大漲,在京城買房買車。
趙微初進電影圈時,拍的電影撲了不少,又碰上各種事故,但就仗著瓊瑤三部曲底盤硬,愣是不斷拿到資源,一次次起死回生,
劉天仙更不用說了,《神雕俠侶》小龍女之后,拍一部撲一部,但就是不涼。
從零幾年開始,就是華娛網文的第一女主,直到2021年還是女主。
憑的就是幾部大爆電視劇積累出來的國民度,路人緣廣,堪稱娛樂圈第一血厚。
所以曹軒雖然也想拍電影,但絕不會輕易放棄電視劇這個陣地。
趁著這群人還沒反映過來,流行天王+春晚常青樹+多部大爆電視劇,曹軒一口氣把國民度buff疊到滿,到時天大地大,任他橫行。
實際上,曹軒也并不缺電影資源,頂級配置可能暫時拿不到一二番,普通電影演個男主問題不大。
不過這些電影對曹軒的增益太小,反而不如演那些人氣電視劇,所以曹軒出道至今,還沒演過一部電影。
還別說,他越是抻著,身價反而越來越值錢,很多片方都想要【曹軒電影處女作】的噱頭。
當然,這也是因為曹軒的人氣不斷飆升的原因。
他人氣越高,這個噱頭也越值錢,給曹軒的條件也越發寬厚,港臺那邊,已經有人開出了500萬港元的高價。
這個價格許多香江一線電影演員都拿不到,
要不是實在劇本太爛,甚至有洗¥的嫌疑,曹軒恐怕已經從了。
曹大官人也很好奇,正常電影都開出了500萬,要是限制級電影請他演不知道開多少錢。
2000萬?
3000萬?
還是5000萬,乃至更多?
………
5月末,新吳太湖某地
曾離一身苗家戲服,頭戴銀飾,在船上越眾而出,顧盼生姿,俏聲喝道。
“華山派令狐公子在嗎,咱好想見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