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兩巴掌算輕的,搞不好就得柴刀見紅………
公司內部聊了一會,時間也差不多到了,蔣月打開電視,調到魯省臺。
電視屏幕里的,趙茉山一身“黑土”打扮,帶著“大忽悠”的笑容說著廣告詞。
痢疾拉肚子怎么辦?
瀉痢停,瀉痢停,痢疾拉肚子就用瀉痢停!
趙苯山演的很認真,廣告詞也很通俗易懂,但也不知道為什么,曹軒看老趙這個廣告,總覺得像賣假藥。
忽悠,你接著忽悠!
老趙的廣告結束,正好直接播出《西游記后傳》,晚上8:30~10:30,也算是黃金時段了。
率先響起的是片頭曲《我欲成仙》劉喚那極具特色的聲音。
我一充錢,快樂七天…不對…是——
我欲成仙,快樂齊天,讓自己對得起美麗寓言,天降我在天地之間,總有故事讓后人看……
曹軒之前就聽過多次,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片頭剪輯上面了。
這部劇的粗剪版本和成品,他都零零散散看了一些,歌也聽過,但是片頭確實沒看過。
簡單看了幾眼,和原版相比,少了些花里胡哨和胡亂搖的鏡頭,談不上多好,但足夠穩妥。
片頭曲結束,開場就是長安城天露異相,佛光普照,正是唐玄奘歸來,帶著徒弟覲見唐太宗李世民。
這個劇情也是整部劇最大的場面之一,大臣、僧侶、護衛等角色,群演啟用三四百人,為的就是先聲奪人。
不管是神話劇、歷史劇,想讓場面不輸陣,那就在第一集和前期鏡頭,震一下觀眾,讓他們知道這是個“大制作”。
這也算是影視拍攝的小套路。
很多電視劇第一集開篇,都會拿出一些大場面鏡頭,既能交代劇情,也可以展現一下實力吸引觀眾。
《西游記后傳》的開篇劇情設計很有意思。
唐僧師徒四人取經回唐,碰上當初殺涇河龍王的寶劍失蹤,唐皇請悟空尋找,悟空卻查出了當年斬龍案另有冤情。
在《西游記》原著中,西天取經的開篇就是從涇河龍王案開始,現在《西游記后傳》唐僧師徒取經歸來,再度卷入涇河龍王案,有一種輪回的宿命感。
同時,涇河龍王是《西游記》原著劇情,有一定受眾群。
《西游記后傳》是取經后的故事,很多情節不能用,給涇河龍王翻案是個極為精彩的切入點,同時還以點破面,展現了天庭靈山的腐朽無能。
曹軒不是第一次看這個劇情,但每次看到還是感慨,老錢這個腦袋瓜是真聰明。
而在場眾人沒有接觸過《西游記后傳》劇本的人,看著劇里孫悟空化身紀檢+公安,查案洗冤,掃黑除惡,鏟除天庭腐敗分子武德星君,一個個全都傻了眼。
《西游記》還能這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