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區的另一邊,曾離沒有哭,看向臺上的目光滿是驕傲和自豪。
而另外那些在現場的其他藝人,看著臺上那個光忙四射的男人,有的高興、有的羨慕、有的欣賞、有的崇拜,還有芳心萌動的………
曹軒和歌迷并沒有聊太久,人家買票不是來聽他扯閑白的,就算愿意,曹軒也不能這么干。
很快,演唱會正式開始,第一首歌的前奏響起,曹軒舉起話筒。
“《天使的翅膀》,送給大家。”
這首歌并不是曹軒的代表作,但卻是曹軒個人最喜歡的歌曲之一。
同時這首歌也寓意著的守護,既是情歌,也可以代指歌迷,所以被曹軒拿出來作為演唱會的第一首歌。
“落葉隨風將要去何方
只留給天空美麗一場
曾飛舞的聲影
像天使的翅膀
劃過我幸福的過往
……”
舒緩清揚的歌聲,將在場八萬的歌迷帶進了音樂的海洋里。
他們自覺地慢慢揮舞手里的熒光棒和光板,享受音樂,享受歌聲。
后世曾有人說,評價一個演員的實力,就去看他演的話劇,評價一個歌手,就去看他敢不敢開演唱會。
曹軒踏入歌壇三年半,不敢說每天練歌,但一年起碼200天以上都要唱。
每次錄專輯,在有修音設備的情況下,曹軒仍舊親身上陣一遍一遍的唱,為的就是磨練唱功,同時把歌曲深深的記在腦子里。
他自己所發布的四十多首歌曲,曹軒最低的也唱了不下百遍,難度高或者常用主打歌,上千遍都不止。
每首歌的所有歌詞、旋律變化、唱腔技巧,曹軒爛熟于心。
而商演、簽售會、歌迷會、各種晚會等大大小小無數個演出,積累舞臺表演經驗。
如果讓曹軒個人評價,他把自己的唱功定為B+~A級。
遜色于那些S級歌壇頂尖唱將(張天王、劉喚、毛阿敏)和A級絕對實力歌手(孫南、趙傳、娜英),但總體也算是能拿的出手的。
很多專業樂評人也這么評價曹軒,說他唱功勉強算是一流,但創作能力頂尖,甚至獨一檔的存在。
但是大家也承認,唱功是可以磨練的,而且曹軒進步飛快。
專輯歌曲都是反復錄制,可能還感受不過來,但是聽現場,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曹軒的唱功在不斷的進步。
早期剛出道時,業余頂尖、半專業水準,實力也就在D~C級(徐良)左右,唱歌只有一定基礎技巧,余下全靠感情。
首專過后,就開始踏入專業歌手之列,春晚真唱《恭喜發財》,表現相當不錯,已經穩定在C~C+(毛不易)左右。
后來二專三專,大量的演出磨練和專輯錄制,讓曹軒開始進入飛速成長期。
現在唱功已經穩定保持在B級(光良)以上,如果是自己的歌,靠這熟練度和技巧加成,水準差不多在B+(胡彥斌)左右,狀態好有望A級。
這個是曹軒自己做的參照,不一定準,那大概是那個范圍。
自家知自家事,曹軒的天賦和嗓音機能條件很難支撐他達到S級唱功。
曹軒也不貪心,整個華語樂壇才有幾個S級,能磨到A級這樣實力唱將,就足以讓他縱橫歌壇。
之前一直不開演唱會,就是曹軒對自己的實力拿不準,直到把硬實力提升上來,才號當著這么多歌迷現場演唱。
而他的穩健選擇并沒有錯。
一首《天使的翅膀》終了,深情且溫暖的嗓音和歌聲,迎來了現場8萬歌迷的鼓掌和歡呼聲,樂評人和那些懂行的人也點頭認可。
如果當初曹軒貿貿然就開演唱會,就算歌迷自帶濾鏡,也糊弄不了這些人,搞不好就是新生代天王滑鐵盧………
趁著氣氛正好,曹軒一起唱了《癡心絕對》和《情非得已》,然后帶著8萬人一起唱了《倔強》。
曹軒唱前半段,全場歌迷跟著后半段,最后雙方一起場高潮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