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事換成一般的頒獎禮,田震不來,主辦方為了好看,頒給別人,大家可以理解。
但關鍵這次是網站公開投票,獎定死了就是人家田震的,她不來,你可以不發,但給別人就是耍田震和所有投票的歌迷,這也是田震最憤怒的一點。
田震脾氣一急,在領取十大金曲歌曲獎的時候,直接炮轟主辦方,拒絕領獎。
期間主辦方三次想要關閉話筒聲音,但在現場歌迷的鼓噪之下不得不打開,田震噴完主辦方之后,把話筒放在了旁邊的禮臺上,轉頭就走。
是后來媒體為了標題醒目,來了一個田震“怒摔話筒”。
當時最尷尬的主辦方,還有領獎的娜英,坦白說,她算是受到了無妄之災,獎拿在手里,領不領都是壓力。
最后來了一句,“也許我是最幸運的,但我不是最好的”,先把自己從這事摘干凈。
事后的表演時略帶哭腔,讓很多歌迷心有不忍,算是把這場風波躲了過去。
這場“田震摔話筒”風波一度鬧得非常大,這幾年內地的歌壇頒獎禮確實分豬肉太嚴重,歌迷記者深受其害,早就有所不滿。
田震這次算是找到一個宣泄點,大家瘋狂吐槽主辦方。
各路歌壇大腕,也被記者追著采訪,特別是田震和娜英兩個當事人。
田震沒再發聲,但是她背后的公司硬剛主辦方,甚至要把官司打到上面,娜英這邊是她經紀人出面,觀點還是甩清關系。
作為時下內地流行樂壇領軍人物的曹軒,自然也被記者盯上。
曹軒本來不想沾手,但是記者一口一個行業領軍人物,讓他不得不表達一下態度。
人要是到了行業的一定高度,哪怕不想出頭,有些事情也不一定能躲開。
而且話說回來,你發聲,雖然會得罪一些人,但同樣會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會奠定和擴散你在行業內部的影響力和地位。
當然,有些話對行業有益,對社會有益,那該發聲就要發聲,有些對行業有利,但對社會無益,該閉嘴就閉嘴。
例如“演員是高危職業”,從行業角度,你說這話是替從業人員說話,但是于社會角度,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演員“高危”,哪個職業不“高危”,演員還有高收入,普通職業有什么。
即便要發聲,也是為底層演員發聲,一年收入幾十萬的藝人肯定不包括在內。
所以曹軒很明白這個發聲規律在哪。
站在人民群眾一邊、站在多數底層從業者一邊、站在官方支持或者不反對的一邊。
“田震事件”業內和大眾的看法一致,曹軒本人也是如此,那么他的態度就很明確了。
5月2日,曹軒在《金粉世家》劇組接受了搜狐、網易等多家媒體的采訪。
“我明白田震老師為什么憤怒,這次主辦方確實有失妥當,甚至可以說是犯了非常低級的錯誤,對田震老師本人及廣大歌迷都是一個傷害。
我看媒體都在討論歌壇頒獎典禮喜歡分豬肉,這其實這次事件其實就是對此的一個警示。
我衷心希望各大頒獎典禮能夠吸取這個教訓,盡量杜絕類似事件發生,頒獎要公平公正,大家憑借作品和實力說話,不要一味的求全。
流行樂壇是相對偏商業性質的行業,我們不要畏懼和妖魔化競爭,良好有序的碰撞,會激發活躍行業環境,會給歌壇帶來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