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考慮到盈利,2億曹軒都砸得起!
說真的,《熱血傳奇》的瘋狂,一度讓曹軒差點產生了躺平的想法。
沒辦法,繁星累死累活一年也就幾千萬,對比《熱血傳奇》這邊的搶錢式撈金,真的非常打擊事業心。
不過,很快曹軒就放下了這個想法。
《熱血傳奇》瘋狂歸瘋狂,但是注定不會長久。
即便曹軒之前已經派人動身前去韓國,趁著那邊還沒反應過來,收購《熱血傳奇》的母公司娛美德,以及其背后的母公司亞拓士。
但他知道想要全資收購這兩家公司是很難的,他也沒奔著把這兩家公司拿下,而是想掌握一定股權。
原時空,《熱血傳奇》火了之后,盛大與這兩家公司打了無數次狗皮膏藥似的版權官司,三家公司左右橫跳插刀,瘋狂扯皮。
即便曹軒當初讓盒子游戲拿到《熱血傳奇》的版權,既延長了期限,也堵住了一些漏洞,但曹軒仍然不相信這兩家韓國公司的節操。
說白了,涉及幾十億的買賣,一般人根本忍不住,世界上又沒有十全十美的合同,只要找漏洞肯定能挑出刺來。
所以曹軒收購兩家公司的股份的目的很簡單,直入敵營,然后從內部給他搗亂,拖延時間。
彼時,外有盛大和盒子游戲,內部有人拖后腿,能獲得很大的余地空間。
另外,曹軒也是防著盛大,如果盛大敢玩什么花招,盒子游戲就聯合這兩家公司踢陳天喬出局。
曹軒無所謂打不打官司,他為的就是從《熱血傳奇》賺錢,做的這些也都是為了獲得主動權。
時機一到,曹軒覺得差不多了,《熱血傳奇》和兩家公司的股權,他就會選擇轉手。
不管是盛大還是其他公司,誰掏得錢多,他就給誰,然后套現離場。
到時隨便繼任者如何開撕,曹軒和盒子游戲見好就收,去運營其他游戲。
這樣的純商業運作,賺的多,但時效短,而繁星卻是實實在在的長期事業,利潤現在可能偏低,但有足夠的穩定性。
而且后期等市場繁榮起來,利潤的不比《熱血傳奇》差到哪去,而且可以一直賺。
曹軒想想日后一部電視劇十幾億,一部電影幾十億的盛況,暫時忘卻了《熱血傳奇》帶來的沖擊,繼續投入繁星的建設。
《熱血傳奇》的大量輸血,讓曹軒未來2~3年的現金儲備,無與倫比的充裕。
之前一直考慮的影視基地和院線計劃,曹軒覺得可以進入籌備實施階段。
而這次《封神榜》,也提醒曹軒,可以收購培養自己的特效團隊。
這很可能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是這事如果做成了,命脈就不會被人家捏著,就憑這一點,曹軒覺得哪怕燒錢也要養。
而且特效團隊雖然前期肯定要賠錢,但隨著未來國內影視市場的興起,整體行業前景還是十分可觀。
一些事總要有人去做,曹軒有能力有資本,不能太過在意得失。
以前資本不足,曹軒只能跟著大勢走,現在自己已然成了浪頭,那么也該嘗試著掀起一些風波,也不枉白混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