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敗名裂,就滾回家待著;進去了,我和你媽給你去牢里送飯;死了,有孩子幫你養大,沒孩子把你埋了,我們兩口子找根繩吊死,一家三口下面團聚……”
“不至于,不至于。”
曹軒聽得冷汗都下來了,好家伙,老頭想得太開了。
不過同曹雙國說的慘事一比,找兩個兒媳婦確實不算什么事,果然,只要底線拉的夠低,什么事都可以容忍。
曹軒再次稱贊自己海外避風頭的辦法。
大半個月的空檔期,把曹雙國的脾氣消耗的七七八八,否則這關還真不好過。
曹軒心里慶幸,老曹同志是真不想理自己兒子的破事,但是還有一個事要說。
“這次我回老家,有市領導聯系我,話說的有點繞,我沒聽明白,不過據你小叔分析,想讓你幫幫家鄉。”
回饋家鄉!
不過這次可不是小打小鬧的慈善了,市領導親自上門,恐怕是盯上他這個大明星了。
其實曹軒心里有數,隨著他的名氣和資產越來越大,家鄉父老肯定要想沾點光。
特別是棗市這樣的經濟弱市,需要有利資本幫助。
所以曹軒對此早有心理準備。
但凡是國內富豪,就沒有不被家鄉找上門的,像二馬這樣身處大城市,甚至本身企業就在當地發展的還好,其他外地發展的富豪,都躲不開回饋家鄉父老這個事。
絕大部分的人是捐醫院、捐學校、捐圖書館,對家鄉肯定有幫助,但并沒有改善家鄉的經濟環境。
相比之下,除了這些公共設施,家鄉人民更需要的是這些富豪回家鄉投資,帶動經濟。
但有一說一,投資不是那么簡單的,里面的事情很復雜,牽扯的東西也很多,所以富豪們寧愿掏錢也很少在家鄉投資。
做的比較不錯的是京東的東哥,拋開其他方面,在回饋家鄉父老這件事上,東哥絕對是數得上的富豪。
在家鄉和京東形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實質性的帶動了家鄉的經濟和就業率。
話說回來,如果可以曹軒肯定想效仿東哥,但他手上并沒有實體產業,他所涉及的互聯網、游戲、影視等行業,大部分和棗市形成不了合作。
除非把影視城建在棗市……等等,影視城。
曹軒一愣,如果他沒記錯,棗市和隔壁的臨市都有影視城,后來不少民國抗戰劇都去這些地方拍。
繁星投資影視基地的計劃主要在京城周邊,這個計劃總體是不變的,這是市場導致,但是分出來一個民國影視城分基地,回饋一下家鄉父老,也不是不行。
鐵道游擊隊和沂蒙老區鼎鼎大名,完全可以在供應影視拍攝之余向旅游方面開發,而且符合主旋律,也容易獲得當地政府的扶持。
作為棗市人,曹軒對《鐵道游擊隊》這個IP還是很了解的,上世紀50年代就是知名老電影之一。
95年的時候,又拍了一個《飛虎隊》電影,他的師傅李雪建就在里面飾演重要角色。
原時空05年拍了電視劇《鐵道游擊隊》也算是比較經典的抗戰劇了,火車上騎自行車,一度是早期神劇的名場面。
現在繁星旗下的錢雁丘和張子劍,原時空也改編過《鐵道游擊隊》電視劇。
不過玩的最大的,還是程龍的《鐵道飛虎》,帶著一幫小鮮肉吃煎餅,看得曹軒頭疼。
而在2021年,范韋和張寒宇又搞了一個《鐵道英雄》電影,也是說的鐵道游擊隊的故事。
如此旺盛長久的生命力,可見鐵道游擊隊這個IP的影響力,曹軒覺得自己這個棗市人不拍,都對不起家鄉父老。
不過《鐵道游擊隊》可以拍,但是影視城曹軒覺得還是要研究研究。
這個不是說建就建,影視城不是獨立存在的,還要考慮各方面的周邊配套,以及當地政府的支持力度。
就算曹軒的錢是大風刮來的,也不能隨便糟蹋,要用到正地方去。
“爸,這事你別管了,回頭我聯系一下那邊,能幫一定幫。”
“行。”
曹雙國點點頭,曹軒事業上的事他不懂,所以從來不管,也不會要求什么。
如果不是兩個女朋友這事太過分,曹雙國根本不愿意理。
自己天天遛鳥下棋,沒事去客串個群演,小日子那叫一個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