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曹軒沒回國之前,但凡是有名有號的歌手,只要是被記者采訪,話題也離不開曹軒和公告牌。
張國容、譚詠麟、四大天王、王梅林葉鄭莫陳等香江天后,臺省的李宗盛、任賢奇,周華健、小周、孫燕孜,內地的孫南、羽泉、劉煥、樸樹……
港臺內地,三地兩岸,整個華語樂壇上演了一波花式吹曹軒的狂潮。
就連娜英、謝風這些和曹軒不怎么對付的歌手,也被迫夸了一波曹軒,沒辦法,不夸先不說合不合群,最關鍵的是容易被嘲諷。
而現在曹軒回國召開見面會,許多有空的歌手也在關注直播,想看看都有什么猛料,然后就被凡爾賽了一臉。
“軒哥真的好機車唉。”
“丟!”
“臥槽,做不做人啊。”
“……”
外界的反應發布會現場的人不得而知,記者接著提問:“這次去歐美樂壇闖蕩了一回,有沒有覺得我們樂壇和對面之間的差距很大。”
“差距肯定是有的,美國的流行樂發展畢竟比咱們的時間多了將近一個世紀,各方面條件相對肯定要更健全一點。
不過,我覺得沒必要厚此薄彼,畢竟咱們的流行樂壇還剛在起步階段,該學習學習該借鑒借鑒,重視差距,但也不要輕視自己。
之前在美國我也和音協的一些領導電話里聊過,將來如果有機會,我也會盡自己所能為華語樂壇做點貢獻,咱們穩扎穩打,健康發展,總有華語音樂崛起的那一天。”
曹軒回答結束,現場不少記者鼓掌。
其實這此之前,因為曹軒這事,很多人就開始帶節奏,又一次引起很多人討論美國樂壇和中國樂壇天壤之別巴拉巴拉。
很多人看到這種言論就很憋屈,但是又沒辦法反駁,曹軒的回答算是推翻了這種說法。
有差距大家承認,但是人家發展了將近一個世紀才走到今天,也是客觀事實。
凡事不能一口氣吃成個胖子,你讓三歲小孩去和成年壯漢互毆,贏得肯定不是小孩。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得看誰說,份量不一樣。
一般人說這些,大家說是眼紅找借口,但是曹軒是正兒八經在兩國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有資格談論這話。
不服,不服你也在中國和美國賣幾百萬張銷量………
電視機前的一些人也滿意的點了點頭,曹軒在美國成名,不再完全依賴中國市場,很多人都怕他得志猖狂,甚至開始屁股亂擺。
但現在看來,小曹同志的思想教育非常牢靠,時刻銘記自己的身份和立場。
對比許多出了國就不知道自己姓啥的慕洋犬,曹軒這份認知越發顯得難能可貴。
這可不是后世中國市場世界第二的時代,全世界都想來中國撈錢,現如今歐美的市場體量現在遠遠大于中國,很多人都變著法的往美國跑。
所以越是這個時候,曹軒的堅定表態和至始至終的態度,越能讓大家看出誰是真正的一顆紅心向紅旗。
………
發布會繼續,相比于部分不懷好意帶節奏的人,大部分記者更看重曹軒本身的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