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超離電池項目進入了瓶頸期,蔣教授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突破口,所以每天不是很瘋狂的工作,早上也是按點上班。
“呦呵,老蔣,你的項目組又要連軸轉了?我昨兒可是看到你的辦公室亮了一宿。”迎面走來的老同事笑道。
蔣教授拎著公文包抬起手:“你看我像是熬了一夜的樣子嗎?”
“那……你昨兒走的時候沒關燈?”這人伸手點著他說:“你老家伙怎么這么不小心,你是研究電池的就可以隨意浪費電了?”
“你可真摳門兒!我沒浪費,辦公室昨天有人辦公,張囂。”蔣教授說。
這人聽后一縮脖子:“就是那個來找你要電池的世界首富?喂,你知道他跟國家合作的是什么項目嗎?我可聽說你們超離電池的核心資料都特批給他看了。”
“你打聽的夠寬了,再這么八卦下去估計又要去審查組交代問題了。”蔣教授嘲諷他:“自己個都被審查多少回了,也沒個記性,屬耗子的吧。”
蔣教授聽到張囂在這兒一夜很意外,他當初投身科研是為了抱住這個鐵飯碗,現在項目快成功了要的是個成就感。可是張囂不同,世界首富,人家不缺錢,提到成就,科超完成的成就比他多的多了。
或許,這就是為什么科超會成功吧。
蔣教授來到辦公室里,張囂盤腿坐在地上,茶幾上全都是畫好的圖紙,還有一些丟在地上。
他看到張囂還在專注地畫著圖紙,蔣教授走到近前也沒有被差距。他拿起一張圖紙看,發現竟然是他們超離電池的反應爐。而且這一款是他們之前廢棄的,雖然這個結構能節省大量空間,但穩定性極差,很容易出現爆炸的危險。
第二張,依舊是他們廢棄的設計結構之一。
第三張,還是!
一連拿起來十幾張,基本都是他們曾經設計論證后又放棄的反應爐。但這些反應爐的設計圖還是讓蔣教授震驚。這十幾款反應爐的結構圖近乎橫跨了三十年,兩代人的設計心血。
他給張囂的資料中可沒有這些東西,那么豈不是說張囂一個晚上就完成了他們三十年幾十個人堪堪做完的研究。
但,這還是被丟棄在地上的圖紙,很明顯現在茶幾上擺放著的厚厚一層設計圖才是張囂認可的結構圖。
“張先生,你一夜都在這里?”蔣教授嘗試詢問。
張囂抬頭看看他,放下手里的筆:“蔣教授來上班了,剛好看看我這些反應爐的結構圖,你覺得哪個最適合。”
從茶幾上拿起一摞圖紙,足有二十多張。蔣教授接過來仔細查看,道:“這幾張是我們試驗過的,穩定性都很差。”
張囂點頭:“那剩下的呢?”
“剩下的有幾張我們只是理論否定,并未作出真正的樣品試驗。其余的我都是第一次見,但我可以馬上召集人來開會,先理論探討可行性。”蔣教授說。
張囂道:“那就麻煩蔣教授了,我現在還有別的東西要設計,還得占用您的辦公室。”
“你不去休息?看這里的情況您一夜休息吧。”
“快天亮的時候瞇了一會兒,沒事兒,我年輕身體好,熬個一兩天沒問題。”張囂說。
蔣教授:“你這話我沒法反駁,我可是把老骨頭了。行,我這就召集人進行討論。”
“蔣教授,其實你們不必太過較真反應爐的穩定性是否可行,只要找到跟內核最匹配的那一種即可。”張囂說。
“可是穩定性真的很重要,否則在充電的時候很容易發生爆炸。”
張囂道:“這一點我已經考量過了,我有辦法解決。你只要按照內核篩選反應爐就行。”
蔣教授點頭,實際上他大部分是敷衍。雖然他看到了張囂的努力,但這東西不是堆積木,差不多就行。對待科學的態度永遠需要最嚴謹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