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記者將心中的迷茫隱藏,把名宿的話原原本本地報道出去后,竟然得到了另外一些比名宿更名宿的肯定。
“總之在我那個年代,他至少應該戴上面具,才能保證自己的臉是完好無損。當然,更大的可能性是,他完全無法保證自己能夠站著走出賽場!”
“我為什么喜歡看籃球?因為肌肉與肌肉碰撞的聲音是世間最美妙的聲音,因為暴扣和怒吼讓觀眾興奮!”
“毫無疑問,籃球是男人的運動!”
“我就是不喜歡他。如果你非要問為什么,可能僅僅是我不喜歡8這個數字?”
“現代籃球在不可避免地走向無趣!走向不歸路!”
“這個人正在破壞籃球這項運動。籃球應該更激情、更熱血、更強悍!想想吧,或更多的人模仿他打籃球,五年或十年后,我們看到的,可能不是籃球比賽,而是美國偶像的舞臺!”
“……”
一夕之間,似乎在贊譽達到新的高度的同時,批評的聲音也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
他們用粗糲的話,抨擊著陸鳴的打球方式,試圖讓看清形勢,優雅和華麗,是籃球的2012,是人類運動史上的歧途。
這股力量,頗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
但稍后,一些更名宿的名宿,慢慢吞吞地站了出來,然后表達了對上述一部分人看法的嗤之以鼻孔。
“籃球最初的樣子是什么?毫無疑問,就是把那該死的球投進!現在,這個年輕人做到了,你們卻說把籃筐輕易地投進籃筐是不對的?這是什么?”
“籃球也可以是紳士的運動,籃球屬于全人類!”
“WNBA的賽場,同樣值得你去欣賞!”
“是的,他們想讓籃球回到斗獸場上,這樣的話,那些被他們騙去的,學習了一些粗糙的防守技巧的,而對肘擊、墊腳、戳眼更擅長的人,就可以在NBA的賽場上,得到更多的出場時間了。然后,他們就能收到更多的學生,賣到更多的訓練票了!”
有人比較委婉,有人就相對直白。
有人借此宣傳籃球,有人同樣為女性自由而奔走。
后面的聲音,看起來更像是其中的,垃圾廣告。
而那些直白的語言,直白的簡直像刀子一樣,刺痛了那些批評陸鳴批評現代籃球的人。
但可惜的是,名宿與名宿也是有差距的,本就多半是藍領的他們,發聲渠道有限,于是第一波關于籃球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討論,暫時告一段落。
現役球員,多半沒有加入到這場論戰中。
盡管在這些球員里面,不喜歡陸鳴打球風格的人,可能要遠遠多于喜歡的。
至于09屆的其他新秀,見到陸鳴拿到50+之后的轟動效果后,是不是也在憋著創造更大的新聞,則不可而知了。
而與此同時,陸鳴正憑著他優雅而華麗的籃球風格,吸引更多的人,開始關注籃球,并計劃著走進場館看一場比賽。
至于陸鳴本人,并沒有太多時間理會這些。
美國東部時間11月7日,與騎士隊比賽后的第二天,尼克斯一早便全隊出發,去往密歇根湖西岸的密爾沃基,客場與雄鹿隊打一場背靠背的比賽。
結束之后,會再回到紐約,連打三個主場。
09年以前的密爾沃基雄鹿,與之前的紐約尼克斯相比,算得上是難兄難弟。
這個賽季的雄鹿,也并沒有好多少。
而且易建聯自從2008年夏季被交易到籃網以后,雄鹿在國內的出鏡機會,只存在于它當背景的比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