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接收了全部晶體蓄電箱的技術,韓飛也終于明白了為什么自己會被卡主了。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材料體積和外部材料問題,晶體蓄電箱的體積比起晶體電池大了很多。
在接收到的晶體蓄電箱資料中,最小的晶體蓄電箱都有3米高,兩米寬,1.5米長。
外部包裹材料更是一種新材料,可以阻止晶體蓄電箱的漏電速度。
不過最讓韓飛吃驚的卻是晶體蓄電箱的儲電量,一個最小的晶體蓄電箱居然可以儲存百萬度電。
同時韓飛也從系統中了解到,晶體蓄電箱的技術已經超過了1級文明的研發能力,是屬于2級文明的科技技術。
當然,這種事情也不一定,如果韓飛繼續研究下去,10年之內絕對能把晶體蓄電箱的技術研發出來。
而10年過后可能地球文明的等級連1級都還未到。
所以任何事都沒有絕對。
而晶體蓄電箱是屬于2級文明技術只是系統給出的一個統一技術標準而已。
兌換了晶體蓄電箱后,韓飛也沒有遲疑,馬上開始研究起來。
因為韓飛知道一旦晶體蓄電箱研究出來后對國家的幫助有多大。
不說其它的,有了晶體蓄電箱之后,國家完全可以把西部一些發電站用不完而流失的電量儲存起來。
同時有了晶體蓄電箱,如果哪里發生天災,完全可以先用晶體蓄電箱應急,后續再來維修損壞的電力運輸設備。
畢竟晶體蓄電箱儲存的電量可不是發電機能比的。
一個充滿電的晶體蓄電箱完全可以支撐一個小縣城一個月的用電消耗。
一晃大半個月過了。
在韓飛的個人研究室里,一個高3米,寬2米,長1.5米的黑色箱子出現在了研究臺上。
看著自己研發出來的晶體蓄電箱,韓飛非常滿意。
“系統,檢查一下晶體蓄電箱是否正常。”
“叮!已扣除10積分,晶體蓄電箱一切正常。”
聽到系統的提示聲,韓飛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笑容。
其實系統的這個檢查功能,也是在五天前韓飛發現的。
當時韓飛剛把外部材料研究出來,正準備測試材料是否合格的時候,系統突然冒出來告訴他可以用積分檢查材料是否合格。
在詢問下,聽到只要10積分就能讓系統檢查材料是否合格并出示各項數據,韓飛馬上就答應了。
當然,主要是對現在的韓飛來說,10積分并不多,而且還能省下很長的測試時間,這才是他答應的主要原因。
欣賞了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后,韓飛開始親算它的制造成本。
在研發的時候,韓飛需要什么材料就聯系李紅買什么材料,所以根本就沒有算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