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科研勛章,是韓飛上報后,給科學家成立的一個榮譽獎勵體系。
一共6個等級,從低到高分別是五等科研勛章,四等科研勛章,三等科研勛章,二等科研勛章,一等科研勛章和華夏科研勛章。
其中五等科研勛章是最好拿的,只要一個研究團隊完成了國家安排的研究項目,不管大小,最后在獎勵的時候,研究團隊里的每個人至少一枚五等科研勛章獎勵。
而四等科研勛章就沒有那么好拿了,研究員必須要在一個大型項目中,突破這個項目難題的人,才能獲得。
當然,如果研究團隊里的成員,連續攻克了超過10個大型項目,研究院也會獎勵這個研究團隊的所有人一枚四等科研勛章。
至于三等科研勛章,那就更不好拿了,一位研究員必須要在五個及以上大型項目中,獨自突破項目難題,才能獲得。
而二級科研勛章嗎,必須要研究員完成超大型研究項目,并且對項目的攻克有著巨大貢獻,才能獲得。
除此之外就是想馬禹文他們這樣,在自由項目的研究中,對國家發展有著巨大貢獻,也能獲得二級科研勛章的獎勵。
而在之上的一級科研勛章,獲取難度就更不用說了,必須要在科研領域取得重大成就,對全人類都有著巨大貢獻,才能獲得。
至于最高級的華夏科研勛章,想要獲取這個獎勵,就必須要有著大幅度提升人類文明等級的科研成果,才能獲得。
除此之外,研究團隊的隊長,帶領研究團隊攻克超過20個重大項目,并且在這些項目中有這巨大貢獻,也能獲得華夏科學勛章。
總體來講,在這個榮譽體系中,五等科研勛章很好獲得,基本上每個種花家的研究員都能獲得。
四等科研勛章,獲得的難度就大多了,要嘛通過自己的本事獲得,要嘛就是熬資歷。
三等科研勛章,這個榮譽想要熬資歷基本上拿不到,除非研究員在退休前的科研生涯中,對一些重大研究項目有著一定的貢獻,退休的時候,研究院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發放三等科研勛章。
二級科研勛章,熬資歷一輩子都要想獲得,只有對國華有著重大貢獻才能獲得。
在之上的一等科研勛章和華夏科研勛章,就不多說了,這個根本就不是給一般研究員和科學家準備的。
在未來研究院,從韓飛上報了這個榮譽體系后,五等科研勛章,四等科研勛章,三等科研勛章都有人領取過。
而二等科研勛章,還是未來研究院有人第一次獲得這個榮譽獎勵。
一等科研勛章目前沒有人獲得過這個獎勵,以后肯定會有人能獲得,但是就算是韓飛,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有人能獲得。
至于華夏科研勛章,也沒有人獲得過這個榮譽。
其實一開始韓飛將這個榮譽體系上報后,上面是準備給韓飛頒發華夏科研勛章獎勵的。
但是最后被韓飛拒絕了。
因為他告訴上面,這個提議是自己提出來的,如果一通過,自己馬上就獲得華夏科研勛章獎勵,讓韓飛覺得,這個榮譽體系是給自己準備的一樣。
而上面最后也沒有堅持,決定根據韓飛的意見來。
對了,還有一件事忘了說了,在這個榮譽體系中,未來研究院自身最高只能給研究員頒發二等科研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