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葉華提出的是有宋一朝,都沒有解決的超級難題!
大周有本事突破嗎?
葉華認為還是有希望的,關鍵要看柴榮的決心!
君臣又一次湊在了潛邸,沒有準備酒,只是準備了一壺茶。
“葉華,你我就像當初一樣,作為朋友,我們徹夜長談,把如何改制,說個清楚!”
葉華笑道:“臣斗膽請教,陛下要拿出多大的勇氣來改,又要朝著哪個方向改?”
柴榮輕笑了一聲,“葉華,太子如何,你心里清楚,朕不寄希望他能光大社稷,守住祖宗基業就算不錯了。朝廷改制,要權力制衡,要能長治久安,要清廉干練……”
柴榮一口氣提出了十幾個要求,葉華聽得滿臉黑線,這么多要求,也太為難人了……葉華理了理思路,樞密使權柄太大。管軍需,管人事,還管調兵,任何人坐在樞密使的位置上,皇帝都沒法安心。
樞密院一定要廢掉,只不過沒了樞密院,武將這邊就太吃虧了,在朝堂上沒人能說話,就只剩下統軍的三衙。
武夫們要么被文官欺負死,要么就奮起反抗,黃袍加身,除此之外,沒有第三條路。
葉華覺得其他的權力都可以交,但是如何制定作戰方略,指揮軍隊打仗,必須由武人負責。
靠著文官們坐在簽押房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等于上門送人頭,絕沒有例外……因此葉華主張,要設立一個參謀部,專門協助天子,制定作戰計劃,發起對外戰爭。而且參謀部的主官,必須是經驗豐富的武夫擔任。
三司包含戶部,鹽鐵,和度支三部分。
葉華覺得鹽鐵可以劃歸戶部管轄,但是度支部卻能保留下來。簡單說,度支部相當于財政部,而戶部則是民政部和稅務部。
這倆衙門解決完,現在就剩下一個問題了,政事堂的諸公權柄勢必大大增加,萬一出了一個超級宰相,壟斷人事,財政,軍務大權,皇帝豈不是被架空了!
“陛下,臣倒是覺得,不妨把政事堂也給廢了!”
柴榮一口茶水,險些噴出來。
“葉華,你怎么不說,把金鑾殿也該拆了?”
“臣可沒有那個膽子。”葉華笑嘻嘻道:“我的意思是改政事堂為內閣,政事堂的諸公從宰相變為秘書,沒有了中書門下的那可印,他們只能提出建議,陛下覺得可用就采納,不可用就駁回,如此而已!”
柴榮眼前一亮,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其實對于他來說,不管官制如何,都能指揮得動,但是到了太子,那就未必了……把宰相的地位壓下去,太子日后就更容易掌握,免得對著一群老頑固,無可奈何!
“葉卿,如此一來,豈不是六部尚書權勢大大增加,按下了葫蘆起了瓢,還是不妥當!”
“陛下莫非忘了繡衣使者?”
柴榮道:“繡衣使者名聲臭了,已經有人上書,建議朕廢了繡衣使者,這事情朕和你提過的!”
“臣當然記得,經過一番思索,臣覺得,陛下要是不放心繡衣使者,不如就挑選一些宦官,專門監督繡衣使者!”
“宦官?”
柴榮大驚,“葉卿,唐末宦官為禍,這事情你不會忘了吧,居然建議朕使用宦官,你不怕被人戳脊梁骨?”
葉華無奈聳了聳肩,“身為臣子,我也挺討厭渾身味道的閹人,可是沒法子,也只有他們,跟文官沒有瓜葛,尿不到一壺,加之沒有后人要照顧,做起事來,能不顧一切,正好充當圣人手里的刀子……臣是為天子謀劃,斷然不能有私心的,只能有什么說什么!”
柴榮仔細思索了一下,搓了搓拳頭,感動道:“建議是真的好,可要落實下去,少不得血流成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