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從中心開出去的時候,陳晨并不看好他們。
他沒辦法想象一群寒風中的老頭老太,圍著幾輛卡車買吃的那種場景。
在陳晨想象中,那似乎應該是民國時代的鏡頭,而現在是21世紀,是外賣的時代。
他已經習慣看到基地里的人,三五成群買外賣的場景。
那些快餐車里做的飯,他們從來不會吃。
個個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爺。
別說快餐了,很多人外賣都開始吃膩了,隔上一兩天還要出去吃酒席。
但等所有的快餐車離開之后不一會,后臺的賬戶不斷傳來到賬的提醒時,陳晨才意識到,自己在做生意這方面,還差的很遠。
幾卡車的快餐運出去,換回來幾卡車的大活人。
一樓的裝修已經基本差不多了,除去現在已經住在里面的兩百多人,再塞個三四百人,估計也差不多。
這里的物資都是經他的手入庫的,能供養多少人,他心里有數,也請專門的人員給他算過賬。
光是吃喝,這里的存的東西足夠幾千號人吃半個月。
醫生相對缺一點,現在只是在1樓的邊上,臨時做了兩個衛生室。
請了幾個醫生,沒法做手術,但是普通的急救,基本的診療還是可以的。
在這里也就夠用了。
整個救助中心的架子差不多已經搭起來了。
下午廚師們又做了好幾鍋飯,好幾個師傅已經不樂意了,派了個代表來找陳晨,跟他提加班費的事。
因為原來說好的一天就做兩頓飯,但是今天這一天都做了四五次了。
這還沒到晚上呢。
好幾個雜工已經撂挑子不干了。
陳晨答應了。
跟賺到的錢比起來,這點加班費算什么。
更別說每次運回來一車一車的人了。
陳晨剛才就在算,2樓要是裝修好,一共住三四千人,那規模相當于一所學校了。
這樣大的規模,光是每天的飯菜錢,住宿錢,都不知道能賺多少。
更別提后面可能的賣藥錢,利息錢……
他現在投資都額外追加了兩百萬。
因為他已經看到了這里的潛力。
到晚上的時候,一樓基本上已經住滿了。
很多新來的嚷嚷著空調溫度太低了,其實有二十多度,不低了。
對于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是不低了,甚至可能還得熱的脫衣服。
但是對很多老人,還是不夠。
但空調溫度是之前就確定好的,這是開救助中心的一個原則,就是要改,也要等兩天以后了。
人,雖然是男女老少一起上車進城的,但是到了救助中心,轉上一圈,年輕人就全部離開了,老人們全部留了下來。
大部分人隨身攜帶的行李都很少,可能只是幾件衣服,有人身上的衣服都不行,陳晨看見過不少人穿了很多層的春夏裝用來御寒。
這里住宿的被褥都是市場上買的最便宜的那種,因為之前考慮到這里肯定要24小時開暖氣或者空調——暖氣還要等幾天,暫時都是用的空調。
本以為足夠了。
但是實際上,還差的遠。
一些中心地帶的地方可能還讓人覺得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