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絕大部分這樣的救助站,都是需要盈利的。
如果說意識置換本身是人類社會的一場炎癥,是整個文明在發燒。
那把炎癥強行壓制下來,把致病因素全都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區域。
則更像是某些地方已經開始發膿。
意識置換者們永遠不會停下來,意識置換的區別在于,他們只不過從原來一個城市的一個出租屋,到另一個城市的出租屋,變成從一個救助站到另一個救助站。
就跟當初疫情之初的拘留所一樣,這些救助站天然就成了意識置換者們的組織圣地。
只不過現在情況更加復雜,因為救助站本身就是半官方機構,本身也是需要盈利的組織。
隊里20個人,現在15個人都在全國各種類型的救助站。
有的地方不叫救助站,叫自由之家。
也有叫不歸者之家。
還有叫什么天涯旅館,穿越者聯盟的……
只是名字叫法不一樣。
其實本質上一樣,在這些機構的注冊資料上,官方的定義都是民間營業的收容機構。
這些機構根據各個地方的情況不同,出資人的意圖不同,財務狀況不同,經營狀況也有很大的區別。
在比較發達的一線城市,許多類似的救助站里基本上待遇都一般,有很廉價的三餐供應,要是實在沒錢,也有一些免費餐提供,但免費餐的水準,只有青菜豆腐加咸菜的水平。這些救助站很多都是當地政府自己辦的,屬于嚴格意義上的官辦,經營的人員也都是原先政府內部的正規收容機構,所以基本上不存在治療項目一類的創收手段。
更多的地方,更有代表性的,就是類似東華救助站這種。
由私人出資,官方監督辦的收容所,因為存在創收項目,收容所盈利不錯。
但這些救助站的在意識置換者當中,也是存在極端的兩種看法。
所有被治療過的人,都把那里當做是魔窟,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起專門針對救助站的犯罪,有個人的,也有集體的。
而沒有被“治療”過的,覺得這些救助站的生活水平不錯。只要不弄到自己頭上,天天吃吃飯,打打牌,似乎日子過的還算不錯。
但只有在救助站里生活過的人才知道,這種情況才是最危險的。
因為這樣的生活沒有盼頭。
似乎所有救助站里的人都在等,等待嚴打過去,等待社會秩序恢復正常。
似乎現在當前經歷的一切都只是暫時的,等秩序恢復了正常,他們繼續置換,繼續尋找滿意的身體,找到之后出來工作。
但所有關注過世界防疫形勢的人都清楚,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出現了。
未來的形勢,只會越來越嚴峻。
A國昨天爆出來的大新聞,總統的幕僚長,置換了,原因不明。
其他國家也都有高官置換的原因,甚至有些高官在置換后聲明,說自己不是自愿的,聲稱這種病毒已經有了讓人強行置換的能力。
他們的這些言論嚴重的擾亂了許多國家的防疫措施,世界衛生組織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澄清,暫時沒有發現病毒有強行置換的能力,如果有,他們會第一時間通報。
但這種澄清本身的公信力已經打了折扣。
因為到目前為止,地球人對這種病毒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