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理一開始是沒辦法理解的,但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置換,很多人才會逐漸形成這樣類似的概念——在上百次的置換之后,很多人就會發現,也許每個人的生活環境不盡相同,但是這個世界強加在每個人身上的東西,都是相似的。
網上寫救助站“治療”的詳細帖子,現在一搜一大把,盡管有些置換者始終沒有遇到過,但這種事情對所有人都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
置換者可以接受疾病,衰老,殘疾,甚至其他的不可避免的不幸。
但是“治療”……
以前作為個人,置換者們沒辦法發聲,大家只是每次置換之前在心里祈禱自己別遇上,就像古代的人出門還要算卦,看日歷,看看適不適合出行。
但集體置換之后,所有人都開始意識到,他們是共命運的一個集體。
所以東華救助站門口才會有抗議者的營地,而且規模越來越大。
但那是外面,在東華救助站內部,很多置換者也開始意識到,來了這里不能僅僅是認命。
認命就是糟蹋自己一天寶貴的時間,是讓白白承受這一天的痛苦。
剛開始是在身上咬牙印,抓出傷痕。
但幾天后就開始故意在身上制造出流血的傷口。
到現在……
楊醫生看到口罩下面的人雖然疼,但卻在對著他笑,就感覺有點不太對。
他立刻對對方的身體做了大概的檢查,卻沒有發現多少異常。
因為之前有發現過特別惡劣的自殘,還專門去報警了——有人給專門用生銹的釘子扎自己。
一般來說,如果只是嘴巴咬出血這種程度的,楊醫生已經習慣了。
但對方的臉色卻告訴他,事情沒這么簡單。
等治療準備開始的時候,楊醫生發覺問題不對了。
治療用的頭盔,東華老站里用的那種,是只有生理檢測功能的,最早是只記錄心跳,病人三天測一次血壓,確保沒有意外。
到了新站之后,頭盔變高級了,除了監測心跳,還能實時監測溫度。
結果讓楊醫生大吃一驚,這一個房間一百多號人,40個低燒,20個已經開始高燒。
有人甚至已經昏迷過去了,只不過人太多,而且帶著口罩,根本沒人注意。
抽血,體檢……
答案很快出來了,血液感染。
也叫敗血癥。
在很多病人的血管上發現了小孔……
作案的方式很簡單,以前在救助站時代就有過,最早是服毒,后來查的嚴之后,大家發現對人身體最好的破壞,其實只需要一根針管,和一個會注射的人。
把血液抽出來,隨便兌點什么,注射回去。
作用機理和服毒差不多,要幾個小時到幾天才會發作,不容易發現,成本低廉,而一旦被發現,后果就很嚴重。
在一個病人的鞋里,楊醫生發現了一張紙條,里面有打印好的一行字:“身體是你們的神圣財產,痛苦是我們的租用利息,死亡是調解這個矛盾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