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它的好處,大多數的描述都是虛幻和不確定的,比如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看到新的環境……
但他的壞處,卻是所有人都清楚,一個人非計劃置換,社會信用歸零,工作默認算作辭職,沒有補償;好友和家人都不會再信任自己,因為置換這種大事都沒跟他們提前交代;新的身體和環境沒有準備,各種潛在的風險,身體上的,環境上的……
以前網上有置換攻略,說一個人要確定自己置換后的新身體是否絕對安全,需要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驗證。
這個時間隨著時間開始變得越來越長,到了現在,已經很難通過尋常手段來保證自己的安全了——很多人置換之前有了報復心理,會故意給自己原來的身體弄出一點問題。
但……這之前所有的混亂,全部加在一起,還不如現在。
這個世界上人最怕的,其實就是不可控和未知。
人,不管是誰,什么性格,在自己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換到突然陌生的身體和環境,面對可能自己完全無法理解的變化和問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已經不是害怕了。
而是拒絕相信現實。
這些人在經過一段時間,最終確定這個現實的真實性之后,往往會選擇各種走極端,在這其中,以保守主義者居多。
通常這種人都有一種受害者的心理,覺得他們是最傳統的人類,即使被病毒感染,他們也會堅持人類原有的生活模式和習慣。
傳統的人類是不可能置換的,所以他們也絕對不能接受置換——哪怕他們已經被感染。
但當置換真正來臨的時候,他們就覺得自己理念破滅了。
一部分人去自殺,但更多的人卻是在各個場合宣揚人類末日的消極言論。
說實話,比起自殺,他們的言論對國家,對社會秩序造成的打擊其實更大。
金融市場基本上已經驗證了。
資本永遠是最靈敏的,也就是在方一鳴看這些報告的幾十分鐘里,秘書已經開過三次門了。
會議室有人在等他。
三個會議室。
金石內部的情報分析會議,上級管理部門的工作會議,還有和銀行部門的風控會議……
方一鳴也拒絕了三次,他堅持要把手里的東西看完。
很多人置換了,很多言論在網上出現了,市場的情緒一路往下走,看了一下內部的金融分析,說這幾天時間的隔夜拆借利息,已經高到嚇人了。
很多有錢的甚至已經開始拋售資產,辭退員工……
別說是有錢人了,很多原本有正常工作的人,也有人開始打辭職報告,規劃“末日”生活了。
因為非受控置換一旦成為事實,甚至不用現在是事實,只要有這個趨勢——確定未來會是一個事實,那么,人類目前賴以維持的整個經濟系統,就已經沒有存在下去的理由了。
市場經濟的核心其實就一樣,財產私有。
只有當每一個人賺的錢,都確定無疑歸自己本人支配,人們才有去賺錢的動力。
如果非受控置換是個事實,那這個基礎其實已經不存在了。
人類固然可以創造人格賬戶,讓錢跟著人格轉換。
但人格賬戶不是萬能的,人格賬戶里的錢,歸根到底,還是花在了人身上。
在之前的置換時代,人們對于置換,想的還都是換一個好的身體,繼續傳統的生活模式。
與其說他們是喜歡置換,不如說他們更喜歡置換可能帶來的,更好的傳統過生活。
但是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