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也要看個人的人格記錄……
也許當初某大佬說的是對的,996的確是一種福報。
在置換時代,能夠996,是一種幸運。
而不那么幸運的人,他們的生存會出現危機的。
但這種危機又是隱性的,它不像過去的貧窮,一個人窮到最后沒飯吃,那倒簡單了,弄點類似救助站的地方。
現在這種新式的貧窮是,很多人愿意工作,但可能暫時沒有條件;很多人沒有錢,但不愿意接受施舍。
他們還是相信靠自己的能力能夠掙到錢。
但能不能,他們自己說了不算……
而且短時間內不會有什么嚴重的后果。
但是在金石掌握的數據里,其實后果已經出現了。
簡單的來說,一部分沒錢的人開始不吃東西了。
反正餓也只餓那么一兩天,很多人置換后會發現自己的身體饑餓感很強,那就是前任沒辦法吃飽的緣故。
但說實話,這個時代吃飯的成本真的不高。
身體雖然共享,但靈魂和賬戶還是割裂的。
所以非受控置換一開始,很多人,就像林曉,陳晨這種條件還算不錯的人,就開始發現一個事實——貧富差距正在以另一種方式體現出來。
同樣的一具身體,有錢人在的時候是吃飽喝足的,沒錢人在的時候卻只能挨餓。
之前類似共同富裕基金會直接往工資卡里打錢的行為,看來還算是有點先見之明,但那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窮人挨餓那么簡單了,也就是半個月時間,似乎挨餓已經隱約形成了一種新的風向——原本買得起食物,正常飲食的人,不餓的厲害也不去吃東西了。
這么做最直接的原因只有一個——省錢。
起碼可以省了自己支付的飯錢。
但后果卻開始變得嚴重了,如果遇到身體基礎條件還行的話,只是少吃幾頓飯,那減減肥倒也沒什么。
但遇到基本條件就很差的,這就要了命了。
“金石正在準備搞類似救助站一樣的機構……跟你過去的工作性質很像,”差不多繞了十幾分鐘,林曉才說到終點,“錢也不是問題……現在的問題是,沒人愿意來。”
“很簡單,因為誰也不覺得自己需要救助,也不敢被救助,”陳晨說,“承認自己是弱者是什么后果……大家已經都明白了。”
陳晨對林曉的這個提議有些悲觀:“現在搞救助站不僅僅是信任的問題,還有文化。其實非受控置換隱含了一種設定……在過去,人們窮可以怪自己的出身,怪自己的身體,怪沒有機會……但是現在,非受控置換出現,大家理論上都是一樣的,這是新的游戲規則出現的時候,而且比地球上此前所有的游戲規則都要公平,讓大家在這個時候承認他們是失敗者,這很難做到。”
林曉用手指敲打著桌面,過了一會停止了動作說:“你說的對,那這工作我們PASS,換個更有挑戰的。”
林曉用手機跟陳晨發送了一個文件:“我聽說你心理素質不錯,我很期待。”
陳晨打開,只是看了5分鐘,臉色就變了。
這種感覺仿佛他第一次吃到毒奶茶一般。
但他很快恢復了正常,點頭道:“我可以試試。”
林曉爽快的站起身:“那我就先走了,你現在就可以打車出發了,類似的工作……另一個程成干過幾次,他已經有點吃不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