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飄姐姐,我想吃如意糕可以嗎?娘親還在的時候常常給我做。”
“當然可以。”
御書房內,等幾個皇子離開后,崇安帝又讓人去宣召周大人。
周大人散朝后剛回到府上屁股還沒坐熱,便又火急火燎的進宮。
崇安帝先是召見了幾個皇子,滿朝大臣都是看到的,現在又召見自己,難道是真的準備立太子了?
周大人帶著滿腹疑惑步進御書房,目不斜視,撩起官袍跪地請安。
崇安帝擺了擺手讓他起來,又讓內侍搬來椅子讓他坐下說話。
周大人如今任太師一職,說著好聽是個元老,其實并無實權。
畢竟他年歲擺在那,真讓他領別的差事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就能時常進宮給崇安帝出出主意。
上次會讓他去潯陽城也是因為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回來后又大病了一場,崇安帝可不敢再折騰他。
“周愛卿啊。”崇安帝指著那堆全是請求立太子的折子問:“你說朕該立哪個皇子為太子呢?”
周大人深深一震,心中揣測著崇安帝的意思,斟酌半晌跪下道:“老臣認為此事不急于一事,皇子中如今也就大皇子做出了成績,可其余幾個也是不差的,再者如今拐賣少女一時還未明……”
說著周大人用眼角余光觀察了一下崇安帝的神色,見他并無惱意才接著道:“老臣覺得……”
這一場談話直到正午過了,崇安帝又賜了午膳才讓人將周大人送出宮。
翌日早朝,崇安帝連頒兩道圣旨,卻不是大臣們以為的立太子一事。
而是以考校幾個皇子為由一次性將他們全部封了王,并讓幾人各自領了差事。
其中大皇子為景王到工部,二皇子為賢王到吏部,三皇子為瑞王依然到禮部,四皇子為順王到戶部不變。
這里面可就有意思了,大皇子娶了沈茹蕓,是因為沈茹蕓的外租是吏部尚書,可崇安帝卻是讓二皇子去了吏部。
這沈茹蕓親爹在禮部吧,三皇子進去了。
再有工部尚書是宣平伯的兒子,也就是三皇子的舅舅,崇安帝偏偏把這大皇子安排了進去。
如此安排是徹底的將這池水攪渾了啊。
這是辦差還是互相監督拆臺還真不好說。
這一招不可謂不絕,差事辦得如何,不得各部的尚書表奏?
他們能給自家人的對手說好話嗎?那指定不能啊。
但這還不是最讓大臣們大跌眼鏡的。
另外一道圣旨才真正的在朝堂上驚起了破濤駭浪。
什么?那個被人傳的神乎其神,一人之力解了潯陽之困的慎之公子就是宋世子?
什么?宋世子會去潯陽城是因為崇安帝給了他一道密旨讓他去戴罪立功的?
而起因是因為先帝給崇安帝托夢,說起老國公爺曾經陪著一起征戰時的不易。
為了讓先帝安心,所以崇安帝才會給這次機會?
現在宋世子保住了潯陽,立了功,要召回來了?
先帝是大夏的開國皇帝,不管這托夢一事是真是假,朝臣們都不敢腹誹。
可是宋世子不是雙腿盡廢了嗎?就算好了,就算慎之公子就是宋世子。
當初潯陽城被困之時陛下你可不像是要保住潯陽城的樣子啊。